2)第969章 理解万岁_我要做首辅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无人能及……”

  一句话,你的力量已经超出了人臣的本分,这样的臣子最后是什么下场呢?

  历史上只有两种,要么被皇帝翻盘,身死族灭,要么就像王莽、赵匡胤一般,取而代之,成为新的皇帝。显然无论是哪一种,都是血雨腥风,继承了徐阶衣钵的张居正,本能忌惮唐毅,暗中和他做对,也就不足为奇了。

  “太岳兄,你能坦诚相告,唐某十分感怀,我再请教太岳兄一件事情,”

  “元辅请讲。”

  “你力主清丈田亩,我想问你,假如不考虑执行的困难,你真正要做的是哪一样?或者说,大明朝财政的弊端真正落在哪里?”

  张居正倒吸了口气,眼中露出了迷茫之色,要说起财政的事情,他昼思夜想,问题多如牛毛,可要说起最关键的,还真不是清丈田亩……

  张居正陷入沉思,唐毅随手给两个人都满上了酒杯,他先喝了一口,借着酒盖脸,笑道:“是不是有违祖制,太岳兄不敢说?”

  “有什么不敢的!”张居正把眉头一挑,豪爽地笑道:“既然元辅点破,叔大就放肆一次了……”

  其实仔细审视大明朝的问题,八成以上都要和一个人扯上关系,那就是朱元璋。

  这位雄才大略的洪武皇帝,或许想不到,他死后一百五十年,他留下来的一套东西,正在不停扼杀他创造的帝国,他曾经的苦心孤诣,都成了后辈子孙的桎梏,甚至可以说,是他的圣训祖制,把后人逼得山穷水尽,跑到煤山上吊。

  就拿至关重要的财政来说,不只是重田赋,轻工商那么简单。

  在征收办法和执行操作上,更是问题重重,让人几乎绝望。

  明代之前,历来都是官员管着吏员,吏管着百姓,他们负责征收田赋,征召徭役……到了朱元璋这里,他突发奇想,也算不上奇想,主要是他幼年太苦了,被胥吏欺负,一家人走死逃亡,他要过饭,当过和尚,当了皇帝之后,朱元璋对小吏依旧恨之入骨。

  他为了防止小吏盘剥百姓,把征收赋税的权力从吏员手里剥夺,交给了粮长。

  所谓粮长,一个划定的纳粮区域中,田多丁多的大户,他们负责征收粮食,并且运输到太仓,完粮纳税。

  洪武朝的时候,完成任务优秀的粮长,甚至可以面见朱元璋,受到破格提拔,成为官员。

  不让胥吏征粮,朱元璋的初心的确是好的,是为了老百姓着想。

  可是他的举动彻底改变了大明的社会结构,征税征粮不只是盘剥百姓那么简单,更是代表朝廷的一种权力和动员能力。

  朱元璋的设计彻底改变了大明的社会结构,官府不直接管理百姓,而是官府只管大户,然后由大户去管百姓,中间隔了一层皮。

  或许老朱同志认为大户和百姓都是同乡,他们对百姓不会那么残忍暴虐。

  而

  请收藏:https://m.yk22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