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911章 咸鱼翻身高胡子_我要做首辅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们不替朕的安全着想,反而先想着西夷,真是可恶透顶!”

  隆庆从丰台大营回到宫里,还是越想越气,又把唐毅叫了过去。

  “唐师傅,朕要严惩陈瓒,罢官,充军,廷杖……”隆庆咬牙切齿。

  唐毅微微摇头,“陛下稍安勿躁,臣以为这不是一个陈瓒的问题,而是要从根子上解决。”

  “请师傅指点。”隆庆立刻变得一副好学生的模样。

  唐毅感叹道:“陛下,不得不承认,很多读书人都读得傻了,偏了,僵了,愚了……处处都想着礼法,抓着圣人之言的一鳞半爪,夸大解释,忘了自己的本分,忘了臣子的职责。臣以为当从上到下,整顿吏治,不但要查贪官,还要查庸官,昏官,从上到下,彻底动刀子!”

  隆庆听完,精神为之一振,他早就想整顿科道,加上这次礼部又出了问题,是该彻头彻尾,好好清理一番。

  只是会不会引起朝局动荡,能不能推得下去?

  唐毅笑道:“为政首在用人,臣斗胆建议,立刻召回高阁老,同时任命高仪接掌礼部,葛守礼接掌都察院。由高阁老联合吏部天官杨博,礼部尚书高仪,都察院掌院葛守礼,整饬吏治,选拔可用人才。”

  这个方案抛出,可是非比寻常。

  礼部,连同翰林院、詹事府、国子监,这算是朝廷最清贵的衙门,至于都察院,加上六科廊,统帅天下言官。正是清流的两个大本营,一起动手,举动的确不小。

  这也是茅坤提出的建议,他认为清流做事不行,只会死抱着纲常道义不放,靠着批评别人获得声望,这些人保守、愚昧、自大、无知,外面道貌岸然,实则腌臜龌龊,九成以上都是饭桶废物。他们赖以为生的道德文章,对于国家没有什么用处,而且他们是天生的保皇党,让朱棣灭了十族的方孝孺就是其中的佼佼者,要说方老先生真正做了什么利国利民的好事情?还真找不出来,辅佐建文帝,四年之间就把江山给丢了,结果方家满门抄斩,他倒是名标青史,可是小皇帝的江山都没了,该找谁哭去?

  唐毅的三大谋士,早年也都算得上是清流,可是经过这些年的反思,他们对清流越发深恶痛绝,认为一定要先铲除这伙人,才能谈得上变法革新。

  唐毅自然是从善如流,只是让他甩开膀子,去捅马蜂窝,和清流对战,对不起,唐毅既没有勇气,也没有精力。

  不过不要紧的,高拱不是闲着快一年了吗,来吧,舞台已经给你搭好了,赶快上场一展身手吧!

  唐毅第二次保荐高拱,隆庆彻底动心了,哪怕是内廷不高兴,可是区区几个阉竖,哪里挡得住唐毅的压力,阅兵结束的第三天,一道起复高拱的圣旨终于发了下去。内阁唐毅盯着,自然顺利通过,科道那边葛守礼盯着,晋党和高拱算是准盟友,更不会添乱子,其他的徐党成员,有心阻止,却一盘散沙,回天乏术。

  就这样,钦差带着圣旨,飞奔新郑,直接到了高拱的老家。

  一条小溪缓缓流过高老庄,水清鱼肥,一个老者带着斗笠,握着鱼竿,坐在了柳树下面,眼看着邻近中午,还是没有动静,他微微摇头,突然鱼竿猛地下沉,老者用力提起,一条二斤重的大鲤鱼越出水面。

  与此同时,岸上突然有人惊喜交加,喊道:“老爷,朝廷来旨意了!”

  (高拱的老家的确是高老庄,和猪八戒抢亲的地方一样。其实有种说法,认为西游记的真正作者是李春芳,唐僧的原型是隆庆,其实仔细找找,还是有许多相似之处)

  ps:推荐朋友的一本书《权臣风流》讲述商界大佬穿越成吴朝的落魄羽林卫,混吃等死的故事……(未完待续。)

  请收藏:https://m.yk22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