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63章 三十六计拖为上_我要做首辅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则却是给自己听的。

  “唐先生,若真是有百姓受害,大不了我陈子羽辞官不做就是!”

  说来说去,还是要牺牲百姓,唐秀才忍不住长叹。他本来就没心思当什么师爷,不过想帮着儿子争取一个好的环境而已,要是让自己去逼着百姓交出田地,违背良心,那是会给子孙招来祸端的!

  大不了师爷不做了……等等,我怎么把那小子给忘了!

  唐秀才恨不得抽两个嘴巴子,急忙说道:“东翁,犬子也来了,是不是……”

  “唐贤侄来了?你怎么不早说啊!快把他带过来。”

  “不必了,晚生拜见大人。”唐毅从侧门走进来,先给陈梦鹤见礼,然后冲着老爹点头,笑道:“请大人原谅小子冒失,您要是听了沈良的话,保证大祸临头!”

  “什么?贤侄你可有依据?”

  “大人,刚刚我一直再盘算着,沈良他根本就是在模糊问题,东拉西扯,浑水摸鱼。”

  “有这么严重?”陈梦鹤吃惊问道。

  “比这个还严重!”

  唐毅郑重说道:“大人,容晚生请教三个问题。”

  “讲。”

  “第一,徐阁老真的会立刻取代严阁老吗?第二,就算满足了宫里的胃口,功劳一定会落在您和徐阁老的头上吗?第三,沈良征田的方法真的可行吗?会不会给您带来塌天大祸!”

  唐毅这三个问题问的直指要害,沈良的那一套忽悠,核心就是徐阁老要压过严阁老,让他纺织丝绸,就是压垮严阁老的最后稻草,老百姓虽然会受损失,但是会有补偿,加上巨大的利益诱惑,值得铤而走险。

  可是仔细推敲起来,似是而非,一个都不成立。

  唐毅冷笑道:“若是晚生没有记错,徐阁老前面还有个李阁老,内阁是论资排辈的地方,徐阁老能越过次辅,直接坐上首辅的位置?严嵩入阁十年,党羽众多,光是一个吏部尚书的变换就能证明严嵩要倒台,也未免太乐观了吧?再有,丝绸织出来,功劳先是织造局的,然后是苏松巡抚,苏州知府,如果没记错,这些都是严党的人,怎么算都是严阁老得利更多,可一旦出了问题,都要落到老父母的身上。”

  陈梦鹤听着唐毅的分析,渐渐地冷静下来,没有那么冲动。

  “贤侄,你说的有理,沈良的方法虽然不算好,却也考虑周密,不会出大问题吧?”

  唐毅苦笑着摇摇头,“大人,他的方法在晚生看来是漏洞百出,****一泡!”

  “毅儿,说话可要有根据啊!”唐秀才低声提醒道。

  “太仓是稻麦两熟,夏季种水稻,秋季种小麦,等到来年收获,如今小麦都在田里过冬,要是改种桑苗,这些小麦要不要补偿?沈良所谓的十石一亩田,如果扣除一季小麦,再扣除桑苗费用,老百姓实际所得不过七石,还不算小吏从中盘剥,试问如此

  请收藏:https://m.yk22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