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58章 算总账(月票加更)_我要做首辅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十足,他找到了徐阶的老叔公,徐阁老父母都已经作古,家里头就是人老成精的老糟头子主事,论起岁数,人家足足大了唐毅一个甲子,足以当他的太爷爷了。

  不过老头子却被唐毅忽悠了,而且还忽悠得很彻底。

  唐毅没有谈粮食的事情,而是谈到了生丝,问徐家想不想卖生丝,这句话可骚到了老徐头的痒处。

  徐家农田二十万亩,桑田也在三万亩以上,两年之前,桑田带来的收入几乎相当于农田的二分之一。可是这些年倭寇越闹越大,海路断绝,以往价愈黄金的生丝竟然卖不出去了,只能留在家里生虫子,可把老头心疼坏了。

  唐毅很大方地告诉徐老头,他可以联系织造局,让织造局收购徐家的生丝,而且唐毅还许诺了一个徐家根本没法拒绝的条件,他愿意将五万亩桑田投献到徐家名下!

  何为投献?

  要是具体的分析,怕是能写成几十篇的论文,简单说就是自耕农或者中小地主,为了躲避繁重的徭役,卖身投靠到有特权的贵胄士大夫名下,成为他们的佃农,从而躲避徭役负担。

  国初的时候,投献的对象皇族、勋贵、功臣,后来随着文官势力的膨胀,凌驾到了勋贵之上,百姓们争相把土地挂在官僚士绅的名下。

  就拿徐家的田产来说,其实多数都是靠着“你情我愿”的投献而来,并非是强行兼并。不过在温情脉脉之下,却是朝廷税赋大幅度流逝,比起国初纳税的田亩足足少了一半还多,而税赋总额不变,多出来的负担都落到了百姓身上。

  对于投献之风,有良知的文人都痛心疾首,唐毅心说要是老师唐顺之在场,只怕能活活打死他这个不肖弟子。

  天可怜见,唐毅把桑田投献徐家并非为了躲避徭役负担,毕竟老爹也是官员,一样能够免税免役。

  之所以把桑田给徐家,唐毅有两个考虑,第一,经过粮食危机之后,交通行肯定会跃升为东南金融的领军力量,全力经营金融工商带来的利润百倍于土地,他不想做一个土里刨食的土鳖;第二,交通行大跃进,必须有人保驾护航,尤其是在朝廷要有说话撑腰的人,选来选去,也就是徐阁老最合适,好歹他算是一个君子,把桑田给他,不愁老徐不出力。

  唐毅满肚子弯弯绕儿,徐老头哪里知道,他兴奋无比,招来徐家所有男丁,包括徐阶的三个儿子,推杯换盏,好一顿畅饮。

  到了最后,唐毅腼腆地提出了自己的要求,希望徐家能把二十万石粮食给他。

  如果说徐家人还有比银子更喜欢的东西,那就是土地无疑,有五万亩桑田打底儿,徐家乖乖把粮食给了唐毅。老徐头临走的时候,还告诉唐毅,本应该亲自给送到苏州,可是他们也不好太伤赵旭等人的面子,只能让唐毅自己运送。

  唐

  请收藏:https://m.yk22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