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61章 搞定客户,其实不难(求票求收求各种_传媒大亨从1999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午如果要跑会,尽量克服一下。大部分会议专访,通常安排在下午3点左右,我们这边开了会,有会要跑的记者,赶过去签个到,也来得及。

  我们编采与销售的配合,的确有些脱节,沟通比较少,各跑各的。如果通过这个项目例会,协调到位,理顺了,也就不一定非要每周开一次例会,或许可以改成每月一次,对吧,万鸿?”

  万鸿点头:“是的,如果两个部门配合顺畅到位,一个月开一次例会,也是可以的。开会不是目的,是为了解决问题,推进销售工作。问题解决了,记者和销售保持日常沟通也就够了,大家不喜欢开会,我也不喜欢。”

  这一下,也没有人闹意见了,闹意见的记者也是少数人。

  万鸿和高阳刚上任,还是得给人一个面子。

  下午,方建和许风的记者名片、工作牌等都做好了,开通了内网和邮件,也领到了本月的话费充值卡和房补。

  高阳让两人着手联系客户和公关公司,发邮件,打电话介绍自己。

  周三下午,方建和许风都开始跑会了,高阳采访回来,见两人脸上都有些美滋滋的。

  就跟自己前世第一次跑会一样,带着那种兴奋。

  周五下午两点,万鸿召集了编辑部和广告部,开第一次项目沟通例会。

  两个部门的人,倒也是畅所欲言,哪怕有一些争论,也都是为了工作,立场不同而已。

  高阳喜欢这样的讨论氛围,就跟前世一样。

  业务员和记者基本都发过言了,方建和许风是新人,自然老老实实当听众。

  这时候,高阳起来发言,先在白板上画了一个简单的示意图。

  “各位,我做IT记者的时间比较短,刚才听大家讲的各种客户情况,感觉受教良多,这就是沟通的效果,团队协同作战的好处。

  我感受到的是,目前我们记者和销售,在配合攻单上面,确实存在一些割裂的现象,当然,这不是谁的责任问题,是万鸿讲的,要努力协同解决的问题。

  现在,无论是销售,还是记者,感觉距离客户都有些远。

  销售经常接触的是广告公司,记者经常接触的是公关公司。当然,记者因为开发布会或专访,接触IT公司各类经理人的机会更多。

  所以,销售认为记者应该多发挥能动作用,为销售创造攻单机会,这个观点,本质上是没问题的。

  但是,销售也不能守株待兔,也要创造条件,主动去寻找和拜访客户。

  我感觉,我们现在面临最大的问题,就是缺乏目标,或者说,在很多客户那里,没有找到真正的目标。

  越是规模大的IT公司,比如像IBM、HP或PAQ这种公司,它内部分了很多产品线,很多事业部。

  它们在大中华区或中国区层面,设立有市场部,但是广告投放的经费,通常是从产品线、事业部出来的,产品线和事业部报媒体广告投放计划,通过市场部来执行,甚至有些公司的产品线和事业部本身,也设有类似市场部的部门。

  销售要想攻单,就必须先找到各个部门,掌握着广告经费,有权筛选和决定合作媒体,以及广告投放额度的那个人。

  只有完成了这一步,才谈得上出发。

  要完成这一步,销售和记者就需要协同。销售可以通过广告公司去打听,记者可以通过自己接触的客户联系人去打听,然后一起锁定目标。

  接下来,就是如何搞定客户的问题,这主要是销售的任务,记者可以通过自己的渠道,去认识目标人物,然后介绍给销售。

  锁定目标,下一步就搞定客户,可能有人认为很难,我个人的观点,只要找对方法,其实也不难……”

  广告部也好,编辑部也好,不少人看着高阳口若悬河,都觉得有些好笑。

  你才来京城干几天啊,不吹会死?

  请收藏:https://m.yk22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