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十九章 活字印刷_重启南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花闪烁的中年人,心中升起一丝不忍。

  他往前推了推见底的面碗,沉声道:

  “刘掌柜,请您节哀,我们不是来给你添堵的,只是想问问你,这小报的来处!”

  万航小心地措辞,丝毫不敢向他透露刘允升的真实情况。

  进奏官以寻常百姓的身份,分散在民间,一旦被人察觉,牵连之广,不可估量。

  刘掌柜领着二人绕至雅间的背后,从怀里掏出一把钥匙,打开小门上的锁,推开后伸手往里指了指。

  “里面就是阿阶的卧房,他出事之前,我也很少进来。他被抓捕之后,我就更……”说完,又抬起衣袖,擦拭眼角。

  小门不足一人高,只到万航的脖颈处。

  内部采光却是不错,唯一的一扇窗户面朝御街方向,浅色的窗帘虽然拉的密密严严,从门口望进去,依然可以清晰地看到一个木架子。

  这可不是普通的“木架子”,这是大名鼎鼎的活字印刷机!

  面对这个一人高的玩意,刘掌柜和屠术的眼中尽是疑惑,万航却是心潮澎湃,激动之情溢于言表。

  摸摸这里,摸摸那里,不知该从哪里着手看起。

  他来到一张高桌前,盯着这个如同棋盘的大木格子,瞬间就湿了眼眶。

  这不正是北宋著名科学家沈括的名著《梦溪笔谈》中提过的吗?

  胶泥做成的单个活字,尺寸比麻将略小,以某种规则整整齐齐码在格子中。

  万航拿起旁边粘贴的纸条,才发现这个木格中的字是以横排为“组”,按照字所在的韵部排列。

  比如第一排,左侧的小纸条上写着一个“东”字,表示这一排的字都属于“平声一东部”,风,空,红,同,中……等等。

  一行行扫过,他发现这些字都是常用字,不少字还有几个甚至十几个备用胶泥块,比如,“岳”字,他数了数,竟然有十五个之多。

  还有三个字被单独放在木格子外侧,分别是“俟”“卨”“桧”。

  万航心头一亮,自然联想到了当今只手遮天的秦桧,和哈巴狗一样的“万俟卨”!

  大多数胶泥块上都染了墨迹,说明这些字都被用过。

  印刷机的主体由一横一纵两部分组合而成。

  纵向部分的顶端是一个简易的活塞系统,有把手,用于控制活字铁板的上下移动。

  印刷之前,首先在铁板底托内敷上一层药剂,它由松脂,蜡和纸灰混合制成。

  然后按照印刷需求,将胶泥活字整齐排列进铁板底托内,放在火上烘烤,直到药剂稍微融化,用平板把字面压平,冷却后,就是母版。

  印刷完成后,将底托放在火上烘烤至药剂融化,胶泥活字就可以轻松抖落下来。

  而横向部分的顶端是一块平放的压印板,用来摆放纸张,压印板能够来回滑动。

  印字时,纵向部分的母版表面刷上墨,把压印板向中间推动至活字铁板下方,操纵把手,向下压,一版的印刷就完成了。

  万航没想到,这次拜访的收获会如此之多。

  看向身边眼睛红肿的刘掌柜,他诚心相问:“这个,可以交给我吗?”

  请收藏:https://m.yk22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