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160章 纠结其实是智慧的象征_美丽伤痕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程姐,你说的没错,与那几个大家相比,我确实没有理由自卑。”宋达仁很无奈地说,“可是,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就是克服不了。”

  “我想告诉你的是,不要有什么压力,不要强迫自己自卑,也不要强迫自己不自卑,顺其自然就好。不论你是否自卑,首先你都要接受这个自己,就算你是一个自卑的人,那又能怎样?你依然是你,而不是别人。”程芳玉说。

  “我明白了,程姐,以前我一直为自卑而苦恼,却没有尝试着去接受它。”宋达仁说。

  “自卑并非全是坏事,也是一个人发奋图强的动力。”程芳玉笑道,“其实,你已经做得很好了,已经把自卑克服到了很低的程度,敢于和高学历和很有钱的人交朋友,不像我,至今不敢和个很高的人站在一块儿。”

  宋达仁和臧雪都笑了出来。程芳玉又对宋达仁说:“现在我们该说你的纠结了。”

  程芳玉告诉宋达仁,他的纠结其实就是出世与入世的矛盾,李白、孟浩然、苏轼等等伟大的历史人物,都有这种纠结。

  范仲淹《岳阳楼记》中写的“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正是古代文人士大夫对这种纠结的最佳阐述。

  但是,也正因为这种纠结的存在,这些古人的作品才有了张力。不入世又怎么能知道何为出世?

  法国社会心理学家托利得说,判断一个人的智力是否属于上乘,就看他脑子里是否能同时容纳下两种不同的思想,而无碍于其处世行事。宋达仁的头脑中有矛盾的思想,但仍然取得了这么大的成绩,正说明他的智慧非常高。

  讲完这些之后,程芳玉对宋达仁说:“很多时候,纠结其实是智慧的象征。你远比我们都有智慧,只不过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请收藏:https://m.yk22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