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百一十七章 黄金定律_好莱坞之路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是什么样的呢?

  其实稍微研究过好莱坞电影悬念设置的人,基本都知道好莱坞电影的套路。

  简单点来说,一个叫悉德-菲尔德的美国编剧和制作人,曾经在多部著作中——其中大部分成为电影编剧专业必读教材——总结了一个好莱坞体制下成熟的商业剧本所应该具有的基本结构:第一幕建置、第二幕对抗、第三幕结局;在建置一幕即将结束的部分,有情节点i;在对抗一幕即将结束的部分,有情节点ii;情节点i和情节点ii,分别是剧本在叙事进程中最关键的两个情节点,它们的任务是将情节转向下一幕,表现形式是“一个事件,它‘钩住’动作,并且把它转向另外一个方向”。

  这的的确确是墨菲见过的最简单有效的模式,好莱坞本质就是生产线,一个成功的模式是要经过无数的成功或失败的市场案例才总结出来的,而一旦有效,好莱坞向来不忌讳重复重复再重复的使用它。

  墨菲不敢说所有好莱坞剧本都是按照悉德-菲尔德的教材来写的,但是极大部分商业片乃至文艺片佳作身上都可以看到这个模式发挥的巨大作用,而绝大部分影迷,也一直在享用着这个模式带来的快感。

  比如《钢铁侠》,这部让小罗伯特-唐尼走上巨星宝座的影片,就是这方面的典型。

  影片的第一幕是建置,就是展现托尼-斯塔克的天才事业与奢华人生;情节点i是托尼-斯塔克被恐怖分子抓住;第二幕是对抗,他借助铁人一号装备成功逃脱,回到美国后痛改前非,顶住压力关闭军工厂,潜心研究、测试、升级铁人二号和三号;情节点ii是发现长期合作伙伴竟然是真正的幕后黑手,被挖心;第三幕是结局,托尼战胜了邪恶的铁怪,也战胜了自我。

  《钢铁侠》,包括其他已经的漫威影片的故事之所以那么引人入胜,就是因为完全按照这样一个模式来安排的。

  墨菲仔细研究过,不难发现悉德-菲尔德反复强调其重要性的情节点i、ii,在《钢铁侠》中的确起到了关键作用:情节点i让托尼-斯塔克重新做人,而情节点ii为整个故事贡献了一个大BoSS,它们都出色的完成了逆转故事方向的作用。

  这部影片通篇只安排了三场动作戏,中间穿插文戏若干,讲圆故事逻辑,厘清人物关系,不用再设置什么大悬念,省时省力。

  确切点来说,漫威几乎所有的电影都是典型的悉德-菲尔德模式下的产物。

  所以,当漫威电影看多了之后,往往都会产生一种感觉——漫威的影片都是一个模子里面刻出来的,都是在不断重复已经走过的路。

  但谁也无法否认漫威的成功,就像无法否认悉德-菲尔德模式在好莱坞电影占领全球市场中的重要作用一样

  请收藏:https://m.yk22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