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百一十六章 动机和代价_好莱坞之路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笔记本上写道:以自我意识为自由,作为明显是犯罪,却自我意识为正义,就如在毫无人性杀戮时,以正义自诩一样。

  “政治需要以道德为基础,因此,即使是混乱如影片中纽约的社会,也不能以这种丧失道德基础的政治来重建。”

  墨菲很清楚,既然是虚构的纽约,那就让这座都市彻底混乱下去吧。

  混乱的纽约,正反派角色的决斗场,就像一副纽约黑帮火拼的场景,想要实现这些,墨菲又在影片的主题上写下了两个单词——黑暗、写实!

  随后的两天里,墨菲除了去医院看望了下詹姆斯-弗兰科和莉莉-柯林斯,哪里也没有去,完全躲在家中,完善新项目的人设和剧本。

  他思考的越来越多,主角的设定也越发的清晰。

  最终在代表主角设定的一页上,写下了这么一段:以逻辑为表,情感为里,在铺陈的悬念、庞杂的叙事、缜密的逻辑背后,打造一个近乎偏执狂的角色,角色为了自己内心最隐秘的动机疲惫而倔强的找寻着自己,为了实现自己内心的“保险柜”里面那一个隐秘的心结做着疯狂却不失逻辑的抗争,他的偏执、痛苦和负罪感驱使着他完成了伟大的事业。

  以主角为中心的正面角色们,他们所代表的是复杂的意识形态,每个人的理念都存在巨大的差异,却不会向单一意识形态的反派那样,认为毁灭是重塑的必须,这些人更加明白容纳和协作的重要性。

  所有的主要人物都带着自己的动机和蓝图试图改变世界,在一个纽约这座近乎疯狂的城市里,他们以各自的理念为据,或进或退,最终都指向一场关于选择和博弈的“意识形态战争”。

  “世界是人民群众的,有时候他们会受限于有限理性和信息不对称而犯错,但最终他们选择了最正确的方式。”

  即使吃饭的时间,墨菲也没有停止过思考,他非常清楚,想让影片的格调无限拔高,那主题展现和讨论的必然都是一些高逼格的东西,“比如对人心、人性、人生和人类社会的深刻思考。”

  这个世界是由不同观点、立场组成的混沌体,各种力量相互制约、牵扯、生灭,平衡、秩序、混乱、利益、根基——冲来撞去,形成世界。

  墨菲不由想到了曾经看过的《塔希里亚故事集》,其中的一些东西同样可以适当的融汇到影片中去。

  “在某一片虚无的空白中,有三个意识同时想到了世界:一号意识信奉自由,二号意识信奉平衡,三号意识信奉秩序……一号认为世界必须由自己完成,另两个意识是敌人,必须消灭;二号认为其它两个意识都能配合他撞击出世界,必须选择;三号认为其它两个都是他用来创造世界的工具,必须利用……一号因为无奈而学会愤怒,二号因为彷徨而学

  请收藏:https://m.yk22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