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八十六章 万里长城_大唐风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意见。

  李世民当然坚决的反对这个迁都的计划,因为在他看来,这个突发奇想的想法,本来就愚蠢之极。原因也极为简单,突厥人是游牧民族,居无定所,哪里有肥美的草场,那里就是他们的家园,如果朝廷将所有北方的居民迁移一空的话,那么要不了多久,昔日原本肥沃的土地就会迅速的荒废,退化成为草场,这样的话,即便没有财富,突厥人也会蜂拥南下,直到最后占据所有那片属于大唐的土地,并且还会凭依着这些土地,继续的向大唐的其余地域进攻,那么到了那时,大唐又将怎么办,继续的后退,直到退无可退吗!

  况且北方边境附近的土地自古以来就是汉家的土地,在这片土地上,汉家儿郎早已繁衍生息不知多少年,若说对这片土地没有丝毫的感情,那几乎是不可能的,也因此,若是李渊下令迁移所有的居民的时候,他一定会遭到来自当地军民的激烈抵抗,甚至坚决的违背唐朝的命令,到了那时北方的民心动荡,不要说按计划全部的迁移走人口,就是造成民变,都是一件极为有可能的事情!

  李世民清楚的知道迁都这个计划一旦执行的话,坏处极大,因此他丝毫的没有顾忌父亲的面子,直截了当的在朝堂上说出了自己的想法,事实上在朝堂上,也并非没有大臣看出迁都会造成的危害,然而,由于畏惧李渊的权威,因此他们也唯有闭口不言,此时当听到李世民的陈词之后,他们才敢于纷纷的复议,并说出了自己的观点。

  于是,在李世民以及一部分朝臣的劝说之下,再加上李渊也冷静下来的缘故,迁都的计划最终没有被实行,李唐依然决定在边境线上部署重兵,防御突厥人的来袭。

  【话说,目前朗读听书最好用的app,咪咪阅读,安装最新版。】

  在这一次迁都的事情上面,太子建成的表现可以说是极差,因为他几乎没有看到迁都的任何严重后果,因此对于李渊的计划,他表示出了积极附和的态度,于是,当李世民通过自己的坚决反对以及阐述事实令的李渊最终放弃了这个念头之后,朝中的大臣们,便在不知不觉之中对太子以及秦王的态度,发生了悄然的改变。

  毕竟,此时的天下并未平定,而以太子在迁都一事上的表现来说,他的战略大局观可谓严重不足,这样的话,当他在未来继承李渊的位置的时候,他真的能够带领李唐这艘巨大的大船,劈风斩浪一路前进吗?很多人表示出了深深的忧虑。更何况此时的天下尚未完全的平定,在北方,突厥正在不断的入侵,造成严重的边患,而在南方,宋阀的势力正在一路向北侵蚀,即便是关中甚至北方的草原上面,都能够看到宋阀的商人活动的身影,这样的话,同时面对北方突厥以及南方宋阀这两股势力,无论是战是和,一向英明神武的秦王李世民都要比太子李建成要更加重要的多,而这样一来,他的确是比太子李建成,是更加合适的继承李渊皇位的人选!

  因为李世民一贯以来的表现,再加上此时太子建成在决策中的重大失误,使得朝中许多大臣们的心,已经悄然的倾向了李世民这一边……。)

  ps:ps:有只黄鼠狼,在养鸡场的山崖顶上立了块碑,上面写着:“摆脱禁锢,不勇敢跳下去,你怎么知道自己不是一只老鹰?”于是,它每天就在崖底等着吃摔死的鸡。——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讲成功学课,多写鸡汤激励人,就能赚他们的钱,这就叫智商捉鸡

  请收藏:https://m.yk22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