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两百二十六章 暗潮汹涌_三国之大汉再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过末将看他的气质语气,倒像是个太监。”

  刘闲大感意外,道:“太监?”

  想了想,道:“把他带去我的大帐。”

  赵云抱拳应诺,快步去了。

  刘闲暗自思忖:“怎么会突然来个太监?是皇帝派来的吗?呵呵,这可有意思了?”

  刘闲回到大帐,看见了一个太监模样的人物正在那里焦躁地等待着。

  刘闲一眼就认出了他,竟然是当初何太后派来向他求援的那个太监。

  太监一见到刘闲,连忙迎了上来,拜道:“卫将军可还记得咱家?”

  刘闲扶起太监,笑道:“原来是公公,太后娘娘如今可好?”

  太监见刘闲还记得自己,感动不已,随即叹了口气,悲苦地道:“娘娘如今的处境很不好啊!……”

  刘闲笑道:“公公这话恐怕不对吧。我听说在王允的辅佐之下,太后娘娘如今垂帘听政,可说是权倾天下啊,怎会不好?”

  太监流露出咬牙切齿的模样,愤恨地道:“王允这老贼,貌似忠良,其实包藏祸心!表面上奉娘娘垂帘听政,暗地里却与一众外臣勾结,不肯还政于大汉正朔!”

  刘闲听到这话,立刻明白了,原来何太后是想要让她的亲子复辟,而王允却阳奉阴违并不赞同。

  刘闲走到上方主位坐下。

  太监见刘闲不置可否的模样,有些焦急起来,急声道:“如今大汉的忠臣只有将军了,只有将军才能拨乱反正匡扶正朔啊!”

  刘闲道:“公公过奖了。这些话我可不敢当啊。据我所知,朝廷上下都将我视作奸贼啊!”

  太监连忙道:“那都是王允老贼撺掇的,太后娘娘只知道将军的忠义。”

  “娘娘说了,当董卓祸乱之时,就只有将军起义兵驰援朝廷,可见将军的忠义。而将军之后之所以屈身于董贼,无非是为了保全朝廷和皇家而已。将军用心良苦,太后心知肚明。”

  刘闲听到这番话,倒也有些感动。

  因为刘闲投靠董卓之后,确实劝说过董卓善待皇家和朝廷,他当时只是出于不忍,倒没想到何太后却记在了心里。

  太监将刘闲的神态变化看在眼里,继续道:“将军啊,如今太后母子的存亡命运就在将军的身上了,将军若不能救,只怕王允和皇帝终将容不下他们,身遭不测那也是迟早的事了!”

  “还请将军早发义兵,匡扶大汉!太后说了,此事若成,将军便是匡扶大汉的大功臣,太后母子定不会亏待了将军!”

  刘闲稍作思忖,道:“我率军西进,也是为了匡扶大汉。”

  太监大喜拜道:“将军忠义!大汉有救了!!”

  刘闲道:“此事并不容易。我军缺乏粮草,能攻破潼关已是万幸,因此我短时间内无法进攻长安。”

  见太监想要说话,抬手阻止了他,继续道:“西进之举势在必行,只不过是早晚的区别。”

  “你回去告诉太后娘娘,忍辱负重,等我军粮草齐备之时,就是我大军西进长安之日。”

  太监点了点头,连忙拜道:“既如此,那咱家便立刻赶回去回报娘娘了。”

  刘闲点了点头,太监匆匆去了。

  请收藏:https://m.yk22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