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七十章 暴怒的罗大人_煌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如果按照三两一引,两万引就是六万两。

  兴隆盐场的这些灶户们,只要肯卖力煮盐,刨去团总的分红及上面的打点,每个灶户一年下来起码可以挣到二三十两白银。

  这是一份非常可观的收入,便是在扬州府,也活得相当滋润!

  “大人!”

  几个团头及一众灶户们直接跪了,双目湿润地看着他们的衣食父母。

  通州盐区有民谣,曰:"世上三样苦:烧盐,打铁,磨豆腐。"

  大凡盐民,皆卜居于海滨,堆士为墩,筑屋其上,生息于斯,劳作于斯。

  灶户们一个个衣衫破旧,面带菜色,跟个难民一样,一看就是受尽了剥削,此时遇到好东家,也难怪有此举动。

  徐煌双手虚引,让他们起来说话。

  此时他心中,也算好了自己的利润。

  两万引盐,随便找个盐商来接盘,哪怕标价五两,也有每引二两利润,两万引就是四万两!

  盐是生活必需品之一,和粮食的价值类似,在封建社会是个硬通货,完全可以充当流通交换的物资。

  盐从来不愁销路,因而扬州的盐商们个个富得流油,还有更多的商人想要插手盐业买卖,削尖了脑袋往里钻。

  徐煌将盐商李富挤出兴隆盐场,只怕用不了几天,就有商人上门购盐。

  徐煌心中盘算着:一年至少四万两收入,还仅仅是一个盐场的利,通州一共有十二处盐场,若是再占了两三个,啧啧啧!

  还骑啥骡子车啊!直接招兵买马,造枪造炮,大兴铁厂,打造盔甲,全部拉满!

  当然了,谁都知道盐业是块肥肉,都盯着上面呢,基本都是有官府背景的。

  徐煌知道自己这么一闹,罗体仁和李家铁定不会善罢甘休,说不定上面还会跳出大人物,局面会发展成拔出萝卜带出泥,牵一发而动全身,务必得谨慎处理,不能大意!

  “现在盐场有多少存盐?”徐煌最关心的还是银钱。

  马团头道:“前些日子被盐商李富买去了五千引,目前还有三千引。”

  担心徐煌不满意,以此为由降低价格,另一个团头解释道:“现下是寒冬时节,日照不足,没法子晒盐,等来年夏天梅雨之后,会有三四个月的晒盐时间,那时的产盐量少说也有一万五千引!”

  晒盐?

  这个徐煌知道,明朝这个时候,整个淮南盐场都用晒盐法,那一晒就是一大片,盐哗哗的产!

  不过必须等到盛夏时节,天气炎热而又无雨才能用,现下只能用风雨无阻的煮盐法。

  三千引不少了,起码能先弄个几千两银子解决燃眉之急。

  徐煌道:“行了,以后这兴隆盐场,没有本官的命令,不许卖盐给其他盐商!若是让本官知道有人私贩出去,扔进海里!”

  他这般凶狠,团头灶户们却不怕,有人笑道:“咱们是穷,却又不傻,大人都出三两一引了,谁还

  请收藏:https://m.yk22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