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三十一章 伤残之兵_大秦之神级召唤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儿,身残胆不残,宁死不屈服于敌军。

  乱世之军,四处征战,久经杀伐,伤残兵的数量是庞大的,这个时代的战争不是小打小闹,而是动辄成千上万人面对面真刀真枪的干,数万人马对决的战争是常数,正因如此,伤者残者不计其数,由于隔三差五的发生战斗,各军中的伤残兵数量达到了极为恐怖的程度。

  这类群体很多,战力再下降,也是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所以历代掌军者会把伤残兵单独抽离出来,组成另一支大军,随时准备光荣的归天,中途若有伤好者,可以转到主力部队中。

  由于数量大、战力弱,拿来当炮灰是最好的策略,凡是以勇猛善战闻名的将领,对他们而言,战争是残酷的,残忍的悲剧是常事,欲克敌制胜,作为主将,要做到无情,唯有不心怀仁慈,才能战胜对手!而这些伤残兵,在这类将领的领导下,只有一个结果,那就是悲惨的归天!没有侥幸,没有活下去的可能!

  换做那些儒将智将来领军,伤残兵在敌军的屠杀下活了下来,且奇迹的杀敌了,那么主将有可能会网开一面,破例让其脱离伤残大军,进入主力部队,因为其虽伤残,但事实证明,身残,战斗力不弱于一般的健康士卒,像这种另类,有资格重回精兵队伍。

  这么做,冥冥中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能激发伤残大军的战斗力,当他们看到有前人受到优待,自然会在敌军挥舞屠刀时,英勇无畏的反抗,意在杀败敌军活下去,像前人一样摆脱被当作弃子的命运。

  在战场上杀敌,导致的伤残,只要没在短时间内疼死,那么对身体其它部位没多大影响,残在那个部位,那个位置就无用,一般情况下,缺胳膊断腿的士卒比较多,少了一臂或一腿,还有另一只,照样有杀敌的机会,只不过整体战斗力下降罢了,击毙敌人的可能性还是有的。

  正因为对自己的身体非常清楚,才会心存希望,毕竟身为一个战士,横竖都有可能归天,肯定会选择在战场冲锋时战死,而不是被当作一只羔羊,静静等着敌人来砍,下场虽然差不多,但意义完全不同,对于生于乱世、爱国、有血性的汉子来说,在沙场上,自然想死的更有尊严一点。

  多年来,伤残兵受到不公的对待,之所以不心存反意、发动暴乱,是因为此军中观念根深蒂固,所以即便感到委屈,也不敢站出来反对,何况已是个废人,对国对军已无用处,能留下来给饭吃、给一个尽忠的机会,算是厚待了,没有充分的理由对残兵的命运表示抗议。

  老弱残兵,历来都有,他们要么是替补、充数的,要么是当馒头喂敌军、当炮灰的,命运悲惨是他们的共同特点,持续如此之久,此观念没有任何变化,与国君和主将有关,为了战争胜利,为了不亡国,这么做,最为稳妥,否则,少了伤残老兵,对军队是一个重大打击。

  若一有残兵就放走,年龄大了,投军不要,那么在瞬息万变的战争中,兵员数量会持续呈下降趋势,速战,倒没多大影响,要是持久战,军队经不起耗,三五次大战后,大军就没什么人了,敌军的嚣张气焰会更甚,从而长驱直入。

  请收藏:https://m.yk22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