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69章历城对峙_汉末高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六月底,房良和徐晃带领大军向济南国前进。

  此时兵力增加了10屯骑兵,8曲步兵。从临淄守军中选择的那4屯骑兵,龚景太守大方的送给了幽州军,房良欣然笑纳。

  龚景太守此举只是想尽快打发走幽州军,好节省驻军的钱粮。

  随行的车辆增加了二百多辆,全部是齐王、北海国康王、各大家族等犒军物资和缴获的战利品。

  到达东平陵后,济南王刘康率领文武官员热情迎接,并送上大量的军用物资。对他们来说,黄巾贼盘踞历城县,相距仅有几十里远,对他们是个非常大的威胁,且周围几县皆遭黄巾贼劫掠,生产和生活遭到严重的破坏。

  东平陵城池高大,平面呈正方形,边长约1900米,高10米,墙体厚24米,城墙全部由土夯筑而成;城墙之外有40多米宽的壕沟;可谓易守难攻,怪不得卜己带领黄巾军绕城而过。

  秦汉时期,济南国非常富饶,以冶铁闻名。

  济南王刘康向房良承诺,幽州大军在济南国的所需军械钱粮皆由王国承担,若能打下历城县,平定济南国,愿把历城县作为幽州军在青州的驻地。

  虽说刘康有些越权,不过若是幽州军在历城县驻扎,则整个济南国不再受黄巾贼的侵扰,不管民生还是经济,济南国皆受益无穷,且济南王有财政大权,房良是奉旨剿贼,国相、长吏等人皆附议。

  更重要的是这些人被庞大的黄巾贼吓坏了,他们动辄能组织几万人甚至十多万人攻城,利用人海战术,若没有足够强盛的军队,何以阻挡黄巾贼的入侵?

  对这送上门来的好事,房良欣然应允。

  七月初十,大军继续前进,房良命令在历城东门外东南部2里处的高地扎营。

  历城县在春秋时期称为泺邑,战国时期为历下邑,汉朝设历城县。县城南门正对历山,西为泺水,城北为济水。

  看着历城城墙上旗帜飘扬,黄巾军士气正盛,徐晃问道:“房司马,我们如何攻城?”

  房良笑道:“呵呵,我已有计策,趁步兵在扎营,你带领骑兵先围着城墙跑一圈,一是观察一下地形;其次,震慑一下城内的黄巾贼,让他们不敢出城与咱们野战。”

  “是。”徐晃领命而去。

  两千多匹战马在城外奔驰,场面非常壮观;且幽州骑兵的战马比中原的战马更强壮,速度更快;骑兵像一道黑色的洪流,滚滚而来,马蹄敲击着大地,连城墙上的人都能感觉到地面的震动。

  看到骑兵铠甲齐备,速度飞快的从他们眼前飞驰而过;城墙上的所有黄巾军已无刚才的士气,很多胆小者已被吓得脸色苍白,浑身颤抖。

  特别是那些经历过临淄战争的人,心中更是感到恐惧。

  他们又感到非常庆幸,幸亏渠帅改变战术,英明的占领了这座城池,保护他们

  请收藏:https://m.yk22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