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三更!求追读!!】第二十七章:功德无量_从小说家开始修仙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造谣生非的事情,莫要去关注,这不是你应该要考虑的事情。”

  李佑才悟了,“听君一席话,胜看十年书。”

  “是读。”徐海容有些无奈,突然想到一件好玩的事情,“据说,吕相乃是商人出身,只是不知此事是真是假。”

  李佑才一愣。

  商人也能当官?

  兖州刺史府。

  夜深。

  新任刺史苏羽正在埋头处理公务。

  正觉劳累之时,有位带甲之士拿来一张信封,道:“大人,有木鸽传书。”

  “哦?”

  约莫已至不惑之年的苏羽接过信封,打开来看。

  他长着一张国字脸,看起来极为严肃,浑身上下充满正气。

  将那几张书信看完以后,略微惊讶道:“孟川...未至而立之年,便已经是儒修了,这篇杂文写的也不错,比起京城中那些久负盛名的小说家也丝毫不差。”

  他将杂文递给带甲之士,让他观看。

  至于宋淮的书信,阅完以后,便被他放到蜡烛上焚烧了。

  “是写的不错,只是只有这一篇,如何能与京城中那些出书数本的大先生们相比?”带甲之士叫做萧怀玉,看模样比孟川年长几岁,乃是七品武夫,天资卓绝。

  “是啊,只有一篇而已,可是宋师却让本官在乡试之时,对此子照料一二,还说此子将来可能会身肩一城文运。”

  苏羽豁然起身,负手而立,透过半开的门窗,看着夜空中皎洁的明月。

  “宋师?就是与您师长乃是同窗好友的那位县学山长宋淮?”萧怀玉好奇道。

  苏羽点点头,“没错,正是他。按理来说,长者有求,本官应要答应,只是本官对这个叫孟川的小说家并不太熟悉,万一他只会写小说,而不会治理家国,这叫本官如何在乡试之时对他有所照拂?”

  “此前来兖州府时,听您说宋师爱徒如子,莫非...是他让宋师给您寄来的书信?要是这样的话,万不可纵容他。”萧怀玉道。

  “非也。”

  苏羽摇了摇头,将书信中提及到的辛柠一事说了出来。

  闻声,萧怀玉道:“这样看来,这孟川倒是一个热衷于匡扶正义的真正读书人。”

  “是啊,心怀正义,又能以秀才功名成为儒修,是个不错的苗子,但是还得看看他,能否有办事的能力才行。”

  苏羽心中有了打算,“明日一早,让司法来见本官,既然这个孟川喜欢匡扶正义,那么就让他随着司法,一同前去金乡县调查商贾李佑才,顺道也查一查金乡县令徐海容。”

  “不等锦衣卫的人来?”萧怀玉挑了挑眉头。

  “等他们作甚?本官调查麾下官吏,乃是天经地义的事情,更是职责所在。”

  苏羽摆了摆手,示意萧怀玉退下。

  后者离开,苏羽又看向那些被他放在桌上的杂文,抚须道:“是个好苗子,但是若只有这一篇杂文,或者其余杂文质量不佳,那么也只能算是小有天赋而已。”

  他不知道的实情是...

  像姜柠篇杂文,孟川在短短几日内,就写了很多。

  甚至这篇杂文,在他最近写得杂文里,只能算中等偏下。

  孟川一觉醒来,感觉到体内的浩然气又增加不少。

  难道还是传播度持续广泛的原因?

  当然,除此之外,还有一个他目前并不知道的原因。

  那就是他写的产鬼篇杂文,已经帮助到了一位孕妇保住了性命。

  通过写书获得浩然气的因素有三。

  其一,作品真实且传播度广。

  其二,不可有辱斯文。

  其三,也是最重要的一条,百姓最好能从书中得到帮助。

  这叫造福于民。

  可由此获得大量功德,于体内转化为浩然正气。

  佛家说,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

  道家说,仙道贵生,无量度人;

  儒家说,杀身以成仁,舍生以取义。

  救人一命,自当功德无量。

  请收藏:https://m.yk22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