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38 第一百三十八章_造化大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道,而是一种无形无状,时时存在的力。只要没了空气,就能显现。”沈括解释道。

  米芾:“……”

  啥玩意,他怎么听不懂呢?

  倒是一旁的苏颂,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你这覆杯的法子,可是要杯中水全满,不得留空隙?原来是这道理,难怪茶壶盖上都要留空,否则水流不畅。”

  果真还是苏颂想的明白,沈括欣然点头:“内外都有空气,才能免除此力。若是有了差别,立时就要显出不同。”

  米芾已经放弃听两人说什么了,转头道:“能让我也试试吗?”

  沈括自无不可,米芾袖子反正都湿了,也就胡乱挽了挽,拿起杯子纸片,就操作起来。不多时,哗啦哗啦的水声响成了一片,就没一次能成的。

  苏轼瞪大眼睛看了会儿,突然道:“换我试试!”

  若是别人,米芾怕是还不愿放手。但是苏子瞻要试,他哪有不肯的?立刻把玻璃杯递了过去。

  苏轼倒是不似米芾那般莽撞,仔细在杯中注满了水,取过纸片后又轻轻压了一压,这才小心翼翼的倒转了杯子,缓缓移开了手。在他手中,清水果真乖顺的留在杯里,纸片空悬,没有坠下。

  “奇哉!”苏轼笑了起来,“这大气之力,还真存在啊!那寻常为何觉不出呢?”

  “也许有时也能觉出。”沈括是深思过这个问题的,“若是爬山、下海,身体反应就跟寻常不同。就连雷雨前的气闷,也不似元气缺失,更像是这大气出了变化。”

  若说旁的,苏轼兴许还没那么深的感受。但是平素最喜游山玩水,他对于这些也有了解啊,不由连连点头:“存中兄这么一说,我倒也觉出了些不同。世间果真奇妙……”

  其实大气说,跟他的养气学已经大有不同了,但是对于这发现,苏轼还是极为开心的。而此中蕴含的道理,必然也跟天理相连,他得重新整理自己的学识,想出这其中的意味。

  不过不是此时。苏轼放下了杯子,眼已经落在了一旁的玻璃管上:“此物又是做什么的呢?”

  沈括拿起了玻璃管,微微一笑:“同样也关乎大气之力。”

  说着,他在玻璃管中装满了水,倒置在了同样装了水的玻璃杯中。按照道理,管中水应当流入杯中,然而却没有发生。只要玻璃管埋在水下,管中的水就纹丝不动。然而等他把玻璃管提出水面,管中水立刻倾进了杯中。

  此法自然也引来了苏轼的惊叹,一旁的甄琼却突然“啊”了一声:“此法似乎能测大气压力!”

  这些实验,甄琼当然不会觉得新奇,只是这试管的演示,隐隐让他想起了些什么,似乎当初格物观就有此类实验啊。也是用试管量的,能测出气压变化呢。

  沈括闻言浑身一颤:“如何测法?!”

  他还没想明白要如何测这大气之力呢,甄琼

  请收藏:https://m.yk22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