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630章 君赐大任_大明从慎重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你还想让老夫写不成!”

  “是……”严成锦从心道。

  李东阳怒容僵硬在脸上,还真想让我写,你可要点脸吧?

  朱氏见状忙打圆场,严成锦是二品大官,虽不喜清娥,却能壮大李家的声望:“老爷,严大人过不了几日,就是李府的女婿,再说,陛下让严大人写哀辞,是出于信任,这是光耀门楣么的事呢!”

  哀辞,向来是由德高望重的人写。

  陛下却交给了严成锦,可见是出于宠幸。

  李东阳深吸一口气,极不情愿道:“陛下让你写,本官代写就是欺君,拿笔来,本官写一篇,你自己借鉴文风,不可雷同。”

  据他所知,严成锦的模仿能力,无人能出左右。

  不……漏了太子。

  严成锦颔首,借鉴文章不是大事,就算让他写,他也得翻旧辞借鉴。

  如今,李东阳现写一篇让他借鉴,只要不是全同,陛下也不会怪罪。

  李东阳很快写下了一篇哀辞,就像吃饭般水到渠成。

  严成锦仔细看了眼,说人话就是,用炫酷华丽的辞藻,概括了周太后的一生。

  一个时辰后,他也写好了一篇,交给李东阳看。

  李东阳眉头微微抖动,此子写得也……

  “这不是程敏政的文风?”

  “李公觉得如何?”

  常常用程敏政的讲义说经筵,严成锦最熟悉的笔法,反倒是程敏政的。

  但程敏政远在朝鲜,是不可能写悼词的,所以,就算陛下看出来,也不足为奇。

  再者,程敏政有名的大儒,担得起哀辞的撰笔。

  李东阳看到几处瑕疵,不够老道:“本官帮你润色一下。”

  ……

  弘治十八年二月十五日,皇宫沉浸在默哀中。

  太监和宫娥都不敢大声说话,弘治皇帝不上朝,下令百官入宫悼念。

  在奉慈殿外,百官站于广庭中,满脸肃穆之色。

  柴升微微抬头,听说哀辞是严成锦写的。

  刘健手中紧紧拿着哀辞,扬声大念:“易何以首乾坤,诗何以首关雎,惟人伦之伊始,固天俪之与齐……”

  严成锦微微抬头,看向周围的百官,没有听出端倪就好。

  忽地,柴升转过头深深地看了严成锦一眼。

  “严大人好文采啊。”

  除了开头那句以外,剩下的部分,皆有沉着老练之感,似乎写了千万遍哀辞的人所写。

  刘健没念几句,马上就断出:是宾之写的,此子实在可恶,竟然找宾之代笔。

  连弘治皇帝和谢迁也没听出来,直到哀辞念完。

  弘治皇帝吩咐道:“太后生前就吩咐过朕,要与睿皇帝合葬,朕就遂了他的愿,命给周太后安排。”

  刘健躬身:“臣遵旨!”

  严成锦记得弘治皇帝陷于周太后的悲讯中,没过多久就宾天了,希望他能顶得住。

  翌日,如同百官所预料一样,陛下下旨沐休,不上朝。

  而有些官员心中,却是高兴的,终于可以沐休几日了。

  如此寒冷的冬天,谁不想窝在被窝里,被佳人暖身。

  此时,京城外的畿道。

  一路上不停的感慨,愈到京城,严恪松越激动得情难自禁。

  “我儿成锦,终于要成婚了!”

  房管事也老泪纵横:“是啊,老爷,少爷终于成婚了,奴婢入府时,他未断奶,如今也要成婚了啊。”

  一行人走在京城的街道上,忽地,觉得京城的气氛不对。

  商贩像哑巴了一样,只摆售商货,却不吆喝。

  行人不敢大声喧哗,就连热闹的茶楼,也如同被泼了冷水般,丝毫不热闹了。

  严恪松率领十几亲卫,来到午门前,等候面圣。

  萧敬却道:“陛下不见你,安定侯回府吧。”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笔趣阁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

  请收藏:https://m.yk22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