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94章 一国之师_大明从慎重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敏政平日是不喜欢进宫的,微微拱手,以尽礼数。

  “慈顺大妃,本官想收晋城大君为徒。”

  大殿中雅雀无声。

  大臣的脸色变得剑拔弩张起来,一片嘈杂。

  “晋城大君乃是朝鲜国君,由我等教导!”

  “大明要干预朝鲜国事!”

  领议政柳顺元站出来,痛声斥责。

  程敏政看向幕帘后,晋城大君才十二岁,慈顺大妃掌管着朝鲜国事。

  慈顺大妃微微蹙眉,尽量不动怒:“使节说的话,实在让本宫感到奇怪。”

  议政府和六曹的官员,纷纷声讨,只是碍于他是使节,措辞比较委婉。

  但听语气,不像是赞美的话。

  一人几句,程敏政没听清他们在说什么。

  韩斯门低着头若有所思,他也收到信了。

  “这是大明朝廷的旨意?”慈顺大妃略微担忧。

  程敏政摇头:“不是,是本官自己的意思。”

  慈顺大妃和大臣们,犹如紧绷的弦突然松了。

  只要不是大明朝廷的旨意,便可以理直气壮的驳回,就算大明使节,也不能强行干涉朝政。

  “使节请回吧,晋城大君在宫廷中,有诸位大臣教导。”柳顺元坚决。

  其余大臣纷纷点头。

  “大君还是由本官教导好一些,我大明文脉延续一千多年,渊博宽广,岂是朝鲜可比。”程敏政一字一句道。

  朝鲜大臣脸色一沉,诽谤大明是重罪,他们自然不敢反驳。

  慈顺大妃开口了:“使节为何要收大君做学生?”

  “教晋城大君治国之道,昌盛朝鲜,本官来朝鲜的使命,不正是如此吗?”

  程敏政在朝堂常常辩驳,游刃有余。

  他这些日子,在成均馆讲学,帮助朝鲜恢复读书风气,成效还不错。

  有一些来成均馆听讲的书生。

  “使节的学问固然不低,教晋城大君,需懂治国之道,与成均馆讲学,恐怕相差甚远。”

  柳顺元自然不想让晋城大君当程敏政的学生,微微皱眉道。

  慈顺大妃颔首点头,其余大臣也点头露出笑意。

  不过,下一刻他们就笑不出来了。

  “来大明之前,本官还有一个身份,乃是当今大明皇帝的老师。

  陛下六岁时,本官将他从太皇太后手中接过,教他读三字经。

  陛下九岁时,本官教他背诵《皇明祖训》,陛下十一岁时,本官教他《资世通鉴》,得如今大明盛世,本官不敢称功,但确实有一份苦劳。”

  程敏政自顾自的说完。

  眼前这是大明帝师?

  幕帘后,慈顺大妃惊得搀扶着尚宫站了起来。

  柳顺元等人眼中,满是不可置信,大明皇帝的老师跑这里来做什么?

  韩斯门适时站出来一步:“程大人确实是大明皇帝的老师,且曾任礼部右侍郎。”

  慈顺大妃看向韩斯门,深信不疑。

  “本宫这些日子,怠慢了大人。”

  程敏政摇摇头:“无妨,现在可否让本官收晋城大君为徒?”

  慈顺大妃看向柳顺元,眸中有些犹豫。

  国君拜汉人为师,日后难免不会干预朝政。

  “母后,我想拜程先生为师,像大明陛下一样,将朝鲜治理出的朝鲜盛世。”

  李怿跪伏在慈顺大妃身前。

  程敏政心中微微一动,这孩子乖巧,倒是有点像陛下儿时。

  慈顺大妃长叹一口气:“既然如此,晋城大君就有劳使节了。

  只是大君时国君,难免会引来非议,本宫下令禁口,还请使节能保密。”

  朝鲜有两派,勋旧派与士林派。

  若知道国君拜入大明使臣门下,必定会大做文章。

  程敏政颔首点头。

  半个时辰后,

  程敏政带着李怿回到府中,对着梁小一和梁小二道:“今后,他也是老师的弟子。”

  李怿很懂礼数,朝梁小一和梁小二作揖:“李怿见过两位师兄。”

  等程敏政回到屋里换衣服,梁小一道:“我叫明昭,他叫应宁,日后这片院子,由你打扫。

  还有,先去倒一杯茶来拜见师兄,礼数不可少。”

  “哥,是两杯。”

  李怿苦着脸,怎么看都像来做家丁的。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笔趣阁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

  请收藏:https://m.yk22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