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千六百一十四章双剑合璧_正德崛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长城之称始于春秋战国时期。

  自西周时期开始,历朝历代延续不断修筑。

  到了现在,虽然已经连绵数千里,可依旧未能形成后世一般的景象。

  据朱厚照所知,这最后一次大规模的修建长城,貌似是在嘉靖年间。

  现如今的长城,除了明朝几位先帝修建的之外,更多的还是拾前人遗穗,大多数的城墙,应该都如眼下这般,年久失修,破旧不堪。

  而朱厚照之所以变色,并不仅仅是因为眼前城墙的残破。

  更多的,还是因为长城。

  在大多数人的眼中,有了这长城,隔绝塞外鞑虏威胁,保中原大地平安无恙。

  可历数过往。

  从北元,到现在的鞑靼不断犯边,再到后来的满清入关。

  这长城真的就如世人所言的那般有用吗?

  再者。

  即便是有了城墙。

  可这驻守之人,你又去何处寻找?

  数百万的边军,分散在大明的九边重镇之上。

  真正落实到一处关隘,所剩下的也不过是一个千户所而已。

  更有甚者,有的地方就派了一个百户所驻扎在那里。

  外虏不来则以。

  真若来的话,就这么百十多个人,又能抵挡多久?

  是!

  你可以说,他们可以点燃狼烟,通风报信。

  但是等你大军赶到的时候,人家草原骑兵早就已经不知道肆虐到了哪里。

  一个在前面不断抢掠,一个在后面紧紧追赶。

  等到草原骑兵志得意满,又寻得一处把守松懈的关隘逃了出去。

  到最后。

  这城墙,根本就没有起到该起的作用。

  在朱厚照看来,与其千日防贼,不若永绝后患。

  他草原骑兵可以肆虐中原,为何我大明的铁骑,就不能去草原上跑跑。

  什么地广人稀,后勤不足。

  在朱厚照看来,那都是借口。

  地广人稀,那就把内陆的人口往外迁移,只要大明的人多了,即便是鞑靼,他也不敢轻易冒险。

  至于后勤,那更是一个笑话,只要步步为营,边强边战,何有后勤之虑?

  朱厚照目不转睛,看着面前的破旧城墙,神情也变得越发冷峻起来。

  另一边。

  姜三已经和阳和口的守军交涉完毕。

  虎贲军在阳和口千户所外驻扎,度过今晚之后,明日即开拔塞外。

  在此处值守的,只是一个千户而已,再加上有朱厚照的手谕在手,他们哪里敢多言,战战兢兢同意姜三所言的同时,还不忘问询,是否需要帮助他们准备粮草。

  对于这种请求,姜三自是没有拒绝的道理。

  毕竟他们所携带的牛肉干和油炒面等物,那是留着在关键时刻吃的。

  眼下这般时候,一切还是能省就省最好。

  毕竟谁也猜不到,接下来的战事,会发展成何般模样。

  ……

  一夜的时间很快过去。

  第二天天色方明之时,东厂的探子就过来奏禀。

  鞑靼大军,如今已经聚集在大同边镇,

  请收藏:https://m.yk22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