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79章 传武心意_闯关东,我成了朱传文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得了!”朱传文心里也有点不是滋味。他可以身为大哥强行带走传武,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路不是吗。

  ……

  宫家

  宫宝森收徒算是武术一行的大事儿,提前一周就张罗了起来。京城的同行重量级的人物算是都到场了,天津也有一十八家武馆选出****来宫家观礼。剩下没来的,宫宝森都写了拜帖,算是知会了一声。

  现在的武林分南北,北方以少林为尊,统称一派四门,一派不必多说,四门分别是八卦门、形意门、自然门和谭腿门。

  这些年在北方诸地开镖局的多是四门弟子,不过天下武功出少林,各派祖师多少和少林有些关系,这“尊”就给了少林。仅按实力来说,少林避世不出,而合并了八卦门和形意门的宫宝森,从弟子数量到个人武学境界,都可以算是当今武林一等一的。八卦形意门称得上北方的魁首倒也不为过。

  宫家祠堂内,宫宝森请出了八卦门和形意门的祖师画像,摆在正中,上香三柱,当做主位。师傅的位置则是特别设立在一旁,这是规矩。请出祖师,意味着让先人看见后世的子孙兴盛,门派的源远流长。拜师的主角位置特设,这是后世主事人的谦虚,不敢和先祖并列。

  宫家规矩:入门拜师磕八个,敬茶改口称师尊。

  朱传武的拜师仪式在众人的观礼下就这样结束了。

  往后朱传武就成了宫宝森的三弟子,往上就是大师兄马三和二师姐宫若梅了。

  宫若梅年纪虽小,但整12岁那年就被宫宝森添在了家谱上。

  拜师仪式结束,朱传文在宫家也就这样住了下来,一开始操办了一下朱传武读书的事宜,有着宫家的拜帖,朱传武则在京师大学堂的一个预备班里念起了书,每天白天上课,晚上会给自己加练,辛苦倒也充实。

  之后,朱传文每天看鲜儿和宫若梅练练武功,无聊了出门溜溜弯,去天桥的茶馆看看。

  “鲜儿,你这个运气还得学多久?”

  “宫师说还得3个月!”鲜儿也改口称宫宝森为师傅,算是以示尊敬了。

  “三个月啊!”朱传文想着那回去就得9月底了,但既然鲜儿已经答应了,朱传文也没说什么,偶尔一个人出门闲逛,看看百多年前的京城。

  期间,他去了个叫做龙须沟的地方,可算是留下了心里阴影。

  老舍先生的《龙须沟》他有印象,大体知道讲的是什么事情。

  但慕名前去,没到地儿就把他熏了回来,6月的京城温度已经在渐渐变高,这龙须沟本就是京城堆放垃圾的一条臭水沟,温度升高,这气味可想而知。

  那之后,朱传文再没了京城考古的心思,主要这个时间什么天、地坛、十三陵、故宫的可都没法去。

  期间,京城发生了一件大事儿,北洋的新军练成了,算是给京城关注时事的老少爷们来了支兴奋剂,言出必提“袁总督”,三句不离“小站兵”,成了这段时间京城的流行风尚。

  但朱传文却在《北洋官报》上看见了一则消息,这让他有了前往天津的念头。

  请收藏:https://m.yk22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