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56章 第七十三欧洲实验室_闯关东,我成了朱传文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56章第七十三欧洲实验室

  朱传文看着楚可求从他鼓鼓囊囊的包里拿出的一沓纸和一本像书一样的东西,也没在意,只是细细的看了起来。

  清国的标准混乱,其实不止汉耀深有体会,就是这清廷现在也是深受其害,书一样的东西便是清廷去年年底(1908年)发布的一套标准,名叫《奏定度量权衡画一制度图说总表推行章程》,共计40条。

  这东西是徐世昌在就任邮传部大臣之后,给朱传文寄过来的,细细看起来其实很具参考价值,清廷不是没有聪明人,也不是没有能人,至少在目前看来,清廷在工业上的发展的确算是下了功夫的。但是,干实事的,总是敌不过庆王这样卖官鬻爵的集团。

  一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可能这个清字儿,就是清廷的清吧。

  所以,这章程现在就是停留在纸面上,并没有人打算去实施,而清廷有识之士弄出来的这份章程就这样淹没在垃圾堆中……

  朱传文在翻看了汉耀在清廷基础上改良的章程之后,点点头:“老楚就按你们的想法来吧,目前汉耀下属的行业多半在商行名下,回头再细化一下,分成交通、土建、机械、电气、化工、冶金、染织、农业器材这些方面,今年年会通过方案之后,开始着手成立标准化委员会。

  你、谷庵升、曲正乾、毛光廷、聂士则任整个汉耀的标准化委员会轮值主席,从头到尾的将汉耀改造一遍。”

  “东家,其实我们做了两份方案。这是我的这一份,部分沿用俄国的标准,俄国人没有的,我们依据清廷的章程自己细化。”

  “恩,暂时如此,现在我们依靠俄国人的北满支线太过于重要,交通、枪械方面还是延续俄国人的标准,但剩下的按照我们的习惯来,会产生问题吗?”朱传文还是有此一问。

  交通发面用俄国的标准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就拿现在俄国人用的频率略低,但汉耀借用频率高的北满支线来说,统一全部为俄国人标准;而从奉天到山海关是英控区,采用的是英国标准;而从奉天到旅顺又特么是日本标准。

  说来也是生气,各个国家其实在用这样的方式,阻断着清国的发展,这种看似通了铁路,但实则又没通的铁路,让关东农副产品其实一直面临着几次关税的窘境。

  要不然,汉耀也不会借着海参崴发展自己海运公司。

  而枪械方面,朱传文还等着日后和俄国人做大生意,这标准自然也不能变。

  楚可求听到自己东家的问题,又从包中拿出了一份名叫《汉耀标准改良》的文件。“东家,我这里还有一份,是聂士则做的,您要不也看看?”他和聂士则是不对付,但是这只是竞争而已。不是比烂,而是比好!说实话,虽然有着自我的倾向,但是他还是

  请收藏:https://m.yk22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