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24章 破平壤_闯关东,我成了朱传文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24章破平壤

  朝鲜,黑岭

  李范允努力瞪着朝鲜人特有的眼睛,足足瞪出有黄豆辣么大:“潘教官,打平壤?”语气中带着无比的惊讶,甚至还有一点点后怕的颤抖,这朝鲜义军刚从日军包围圈中跳出,深谙中国文化的他觉得正是大难不死必有后福的阶段,往咸镜道北部的山区跑与居俄朝鲜人联系上才是他如今的目的,这再折返打平壤不是自投罗网,白跳火坑吗?

  还有,这面前的清国人不会是被日本人收买了吧?李范允心头浮现出如此的疑惑,脑子里不禁浮现起日俄战争时期活跃于日俄之间,但多是日本别动队的清国土匪,要说没有清廷的放纵是断然不会出现如此情况的……

  而觉得被收买了,也是只因这个提议实在是太过于惊悚。从之前的行为来看,潘国喜还是可信的,李范允心里如此的分析道,那就再听听。

  “李将军,你觉得如果现在日军发现我们向着咸镜道方向移动,再调集咸镜道方面的日军围追堵截,我们还能跑的了?或者你真以为我们借着熟悉的地利跑到了这黑岭之中,沿着北大峰山脉,日军就真找不到了我们了是吧?”潘国喜尽量学着朱传文淡然的语气。

  从进了黑岭,李范允就自领朝鲜抗倭将军,任命潘国喜为义军教官兼军事顾问。

  “调集咸镜道的日军?”李范允开始了前怕狼后怕虎,心里也是思索了起来,北大峰山脉现在虽好,但是山脉之中行进自然是更慢,他的本意是前往咸镜道的清国、俄国、朝鲜的三国边境,一边接受居俄朝鲜侨裔的资助,一边再从潘国喜这里购买清军的装备。

  这些都是上好的俄国货,他在清国待过,知道这倒卖物资是常事儿,那么大的国家给他挤点儿装备还不是跟玩似的。

  “对,当我们从北大峰山脉冒出头的时候,就是我们全军覆没之时!”潘国喜给出了这样的定论。

  “但是打平壤,我们的装备也不够啊!”李范允思索着自己能想出的借口,语气有些松动。

  “我会想办法,但是这些东西,得加钱!”

  果然,清国人还是那个熟悉的味道。这倒是打消了一点点李范允的疑虑。清国与朝鲜有着上千公里的边境线,水境线居多,而朝鲜与俄国,就只有8公里的水境线。和谁合作有着优势这并不难判断。如此执着跑到咸镜道边境,也是因为有着清国人的支持,后续的装备还会到位。

  与俄国境内联系是为钱,与清国联系是为枪!

  黄州的事情告诉他,远离两处他们如今就是无根之浮萍,秋天的蚂蚱。

  当然,这也是为什么李范允舍得将来之不易的莫辛甘纳送给平壤周边少量抗日力量的原因之一,后续还有。

  “钱是没问题,但是我们打完平壤有什么益处呢?”

  “三个益处

  请收藏:https://m.yk22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