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两千六百四十二章 委员长官邸夜话_重生之征战岁月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户!”

  蒋委员长叹息一声,颇为感慨,“养虎为患,古往今来都是教训啊,想不到我蒋中正也会走此老路,重蹈覆辙,倘若他果真另立门户,我们莫之奈何啊!”

  张群的眼中,闪动着幽幽的光波,摇着头说道:“介公,诚如您刚才所言,唐某人另立门户,我们也可奈何,但依我看来,这种keneng性极小!”

  蒋委员长浑身一震,身体骤然前倾,颇为急切和震惊的问道:“岳军,为何有此断言?”

  张群索性敞开了说,“介公,若是唐某人另起炉灶,不在光复东北之后,恐怕在前几年,就有这个本钱了,观其所作所为,似乎致力于在海外开疆拓土,对于国内政治和军事,从来不插手,就凭这一点,我可以肯定,唐某人的野心在海外,如果真的另立门户,也是在国门之外!”

  不得不承认,张群此人相当了得,乃才智之士,从唐秋离崛起之后,到如今的种种举动和作为入手,分析得相当精准和到位,他说的是实情,时至今日,倘若唐秋离要取代蒋委员长,成为国民政府第一人,恐怕不是什么难事儿?

  中南半岛是唐秋离的重兵囤积之地,两广和滇黔等地,又是他给中央军划定的红线,等于是他的地盘儿,军政大权,各级行政官员的任命,财政税收,工商企业,都写着唐氏的招牌,国民政府干涉不得也不敢干涉,所有呈报的文件,只有照办盖章的份儿。

  华北、西北,绵延至陕甘、疆等地,山东境到江淮、淞沪、江南各地,处不是带着那位唐副委员长的痕迹,说好听点儿,蒋委员长是国民政府第一人,实则号令不出蜀地,倘若他兵出中南半岛,用不了一个月的时间,即可兵临重庆城下,偏居大西南一隅的几百万中央军,对他没有什么威慑力,倘若他真的要改朝换代,何必等到今天?

  所以,自己断定,唐秋离的野心,在海外,即便是自立门户,也不会与蒋委员长争夺国民政府第一人的宝座,换句话说,keneng是人家根本没有把自己这位老友当成对手,不想或者是不屑于,这些话,是张群心中所想,当然不keneng盘抖落出来,怎么着,也要给自己的老友,留点儿尊严和zixin心不是?

  就是这些话,让蒋委员长紧皱的眉头,舒展开来,内心里如同开了扇户般透亮,整个人也松泛下来,但还有一件事,困扰着他,“岳军,我就是不明白,德国人跟着搀和什么?那个陶德曼甘愿做中间人,其中必有蹊跷啊!”

  其实,张群也猜不透德国人,唱的是哪一出儿,东北的战局,唐秋离跟日本人的对阵,跟德国人一点儿边都挨不上,但他负责为老友解惑答疑,便只能从keneng之处入手,“介公,说起来,德国人的举动,的确令人解,也不会不zhidao,东北战局谈判,断成事的道理!”

  “因此,只有一种keneng,利益,利不起早,放之四海而皆准,日本人肯定答应给德国人利益,但利益不在东北,那是唐副委员长的底线,志在必得,日本人不会愚蠢到拿东北给德国人,德国人也不会接受,至于是哪方面,就不是我的才智所能揣测的!”

  (未完待续)(未完待续……)

  浏览阅读地址:

  请收藏:https://m.yk22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