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百九十四章 艰难的东线_抗日之我为战神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相对于中线战场上的,中路突破与两翼穿插配合,打的是大开大合。西线的王光宇,在晋察冀军区一部的配合之下,两路齐头并进猛打猛冲。东线的王效明所在方向,却显得多少有些过于沉闷。

  王效明所在作战地域地形,远比杜开山遭遇的还要复杂的多。在异常复杂的地形之下,王效明行军要比作战可困难的多。在辽东的日军第三军,全线收缩到了沈阳至安东铁路沿线地域,王效明穿插初期又尽可能的避开日军警戒据点,所以在穿插初期并未与敌遭遇。

  但是他的部队自奉海铁路沿线抚顺以北地带出发后,为了尽可能的掩蔽战术意图,一路上走的都是翻山越岭。甚至很多地段,要在新宾、恒仁东部山区的深山老林之中,沿着山势走向硬生生的趟出一条道来。

  此次与前次翻越阴山不同,那次尽管阴山的山势远比辽东山地险峻,海拔也要高的多。但除了中线之外,东西两线也是有简易公路可以利用。这次经辽东山地强行向本溪一线穿插,几乎可以说无路可以作为利用。

  这时候的辽东山区,远不像后世那样几乎已经全部开发。即便是辽东山区,也到处都是各级的公路。现在的整个新宾、桓仁以东山区,除了少部分地区之外,还都是大片的原始森林。到处都是遮天蔽日的森林,根本就没有可供机械化部队开进的道路。

  而且这一带的山区,也是整个辽宁境内海拔最高的山区。沿途有牛毛大山、花脖山等一系列海拔千余米的山峰。期间除了少数早些年,日军为了清剿抗联一路军,修建的少数简易公路之外,再无任何的公路可以依托。

  尽管多次主持辽东战区,有着丰富的山地丛林作战的经验。对整个辽东山地每一条沟、每一道岭,也都算是了如指掌。但此次穿插地形之复杂,以及执行作战计划的特点,都让王效明这一路上的穿插行动分外的艰难。即便有曹亚范的配合,以及最详细的地图,但依旧让王效明头疼。

  自己指挥的部队,步兵和骑兵的行动倒是好说。但重装备的通行,还是成了很大的问题。尽管在战前每个师的炮兵所属,一百毫米以上口径火炮都留在了后方。参战各个师属各个炮兵团的装备,已经全部更换为更适合这种山地穿插作战的日军九五式山炮,一零七火箭炮。七十六毫米加农炮的数量,也从十二门削减到了六门。

  同时总部也为此次辽东穿插部队,增调了大量的骡马以驮载重武器。所有能够拆卸开的武器,全部都拆卸开来上了骡马。而这五个师也在辽东山区常年作战,积累了大量的山地作战经验。此战之前所有的部队,还被拉到了北面专门进行了山地大纵深穿插演练。

  尤其是两个装甲旅,都在大兴安岭林区军区山

  请收藏:https://m.yk22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