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32.鲁若麟不点头怎么议和_明末之兴汉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金州军的强势大大刺激了朝廷,眼见满清就要坚持不住了,内阁秘密下了命令,让洪承畴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给予满清一些帮助。

  正巧,满清的谈判使者也在这个时候秘密进京了。

  前几年崇祯就有与满清议和的打算,但是迫于朝廷内舆论的巨大压力,以及满朝上下死鸭子嘴硬,不肯面对堂堂大明奈何不了一个区区辽东蛮夷的事实,和谈的事情最终无疾而终。

  现在面对金州军的巨大压力,满清终于放下了架子,以前所未有的低姿态表达了议和的述求,并希望能够成为大明的藩属,得到大明的保护。

  朝廷正在为中原战事焦头烂额,每天都是城池沦陷的坏消息,这个时候收到满清近乎投降的议和请求,顿时成了朝廷维持体面的救命稻草。

  再次登上内阁首辅位置的周延儒当仁不让的抢到了主持议和的差事,而且表现得非常的迫不及待。

  周延儒的日子也不好过,复起之后朝政并没有因为满清的偃旗息鼓而好转,反而是中原大地的叛乱愈演愈烈,几乎到了无可收拾的局面。

  性格急躁的崇祯也表现出了对周延儒的不满,再没有一点拿得出手的政绩,被翻脸不认人的崇祯拿下是大概率的事情。

  当然,朝廷内也不是没有反对的声音。

  这些反对的官员并不是认为议和是坏事,只是担心朝廷接纳了满清会因此而激怒金州军。要是金州军因此而叛出朝廷,那对朝廷才是真正的灭顶之灾。

  所以想要接受满清的称臣,最好先摸清楚鲁若麟的态度,否则后果谁也承担不起。

  而持这样观点的大臣主要是与金州军交好,并知道金州军恐怖实力的,其中的代表人物就是兵部尚书陈新甲。

  原本的历史上陈新甲因为泄露了崇祯欲与满清议和的消息被崇祯当做替罪羊杀掉了,现在这个时空陈新甲身负战功,又没有议和这档子腌臜事,自然还在兵部尚书的位置上好好的待着。

  崇祯前几年还对陈新甲宠信有加,希望陈新甲在兵部尚书的位置上能够有一番作为。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国内的叛乱此起彼伏,渐有愈演愈烈的态势,崇祯对陈新甲的态度也开始慢慢发生了变化。

  其实换谁在兵部尚书的位置上也不可能扭转乾坤,毕竟大明已经烂到骨子里去了。即使陈新甲使出百般解数,依然不能阻止局势继续恶化。

  虽然崇祯对陈新甲的不满在加剧,但是崇祯暂时没有换掉他的想法。不是崇祯对陈新甲还报有什么希望,而是朝中根本没人愿意接手这个烫手山芋。

  其实对于一部尚书在一个举人出身的官员身上,东林党人应该早就看不过眼才是。换了其他位置,早就应该被东林党人黑出屎来,将位置让给自己这些贤达们了。

  不过谁让兵部尚书的位置是在太高

  请收藏:https://m.yk22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