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70.粮食换人口计划_明末之兴汉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杨嗣昌听完了鲁若麟对苏禄的详细介绍,发现虽然上面的金银铜矿非常诱人,但是以朝廷目前的情况根本无力获得,属于典型的可望而不可即。

  “要是早知道此地有如此多的金银,当初三宝太监将其占据该有多好。”杨嗣昌的意思非常明显,当初三宝太监时朝廷想要拿下苏禄非常简单,现在则心有余而力不足了。

  “阁老,难道金州军和郑总兵不是朝廷麾下的兵马吗?”鲁若麟似笑非笑的问着杨嗣昌,让杨嗣昌有点尴尬。

  在潜意识里,杨嗣昌还不习惯将鲁若麟和郑芝龙手下的兵马当朝廷兵马来看待,因为这两位都是在外面成长壮大起来之后归顺朝廷的,并不是朝廷自己培养的,在信任度上面天然就比较低。

  这次鲁若麟能够奉命进京,已经大大超出了朝廷的预期,也大大增强了朝廷对鲁若麟的信任,要知道郑芝龙到现在还没有来过京城呢。

  好在杨嗣昌这么多年的官场也不是白修炼的,尴尬的表情转瞬即逝,问道:“兴汉和郑一官有意苏禄?”

  无利不起早,鲁若麟和郑芝龙肯定不会无缘无故的帮朝廷分忧解难,里面肯定有巨大的好处。而且即便拿下了苏禄,朝廷在那里也没有话语权,真正说话算数的还是掌握制海权的鲁若麟和郑芝龙,所以杨嗣昌的态度并不是那么积极。

  不过如果鲁若麟和郑芝龙有意将目光投向南洋,杨嗣昌也愿意乐见其成,那样对朝廷的威胁就会小很多。只是现在的抗奴大业又离不开鲁若麟的支持,所以杨嗣昌内心里还有点纠结的。

  “郑芝龙是否有兴趣下官还不清楚,但是下官对苏禄还是很有兴趣的。阁老也知道,金州军以工商为主,粮食供应一直是个大问题,寻找一个能够稳定提供粮食的渠道一直是金州军的头等大事。”

  “以前还可以从朝鲜和江南输入粮食,但是这两个地方富余的粮食毕竟有限,不可能无限量的提供。而且我大明的粮食产量本来就不足,很多百姓都没有粮食吃,金州军买的越多,没有粮食吃的穷苦百姓也会越多,长此以往是会出大问题的。”

  “本来大员岛面积足够大,也很适合粮食种植,但那里是郑芝龙的地盘,实在不好插手,所以思来想去,还是苏禄合适一点。”

  “远是远了一点,但是面积更大,而且矿藏更多,可以产出更多的金银和粮食。从长远看,把苏禄拿下来还是很划算的。”

  鲁若麟毫不掩饰对苏禄的野心,说到苏禄两眼都冒光。

  “老夫也觉得如果苏禄真像你说的那样好,确实值得拿下来。不过鞑子怎么办?现在鞑子才是最大的威胁。”杨嗣昌怕鲁若麟顾此失彼,最后影响了对满清的战事。

  “阁老放心,下官知道分寸,并不是现在就要开始南下,只有击败了

  请收藏:https://m.yk22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