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十五章 练兵实纪_上杉的野望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今日听上杉殿一席话,在下往年多种疑惑迎刃而解,所以上杉殿在这松山城不惜花如此重的代价来训练士卒,增强战力是根据这军略而来?”太田资正目光炯炯地看着上杉宪义。

  他的眼神里充满了好奇,探究的意味,他想知道上杉宪义的所作所为是不是在按照这《孙子兵法》的计篇所为。

  上杉宪义摇头道:“并不完全是,虽然我的行为有《孙子兵法》指导,不过其中的练兵方式却不是这本书,而是另一本《练兵实纪》。”

  练兵实纪是明朝名将戚继光在北方抵御鞑靼写的一本兵书,它的内容广泛,涉及兵员选拔、部伍编制、旗帜金鼓、武器装备、将帅修养、军礼军法、车步骑兵等。

  它既注意吸收南方练兵的经验,又结合北方练兵的实际,其练兵思想在《纪效新书》的基础上又有了新的发展。

  此时的戚继光还在登州的卫所,当时山东沿海一带遭受到倭寇的烧杀抢掠,戚继光有心杀贼,于是写下了“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的诗句。

  太田资正听罢,惊讶道:“上杉殿家学如此渊源?”

  上杉宪义摆手道:“此《练兵实纪》本是明国大将戚继光所著,在下遇上一游僧,并且帮助了他,他言与我有缘,便赠予在下两部军略,随后云游去了。”

  “嘶!”太田资正倒吸一口冷气,心中冒出想法道:莫非上杉殿是大气运之人?或许这就是佛祖所说的因果吗?

  上杉宪义说道:“今日暂未与诸位诉说,只是因为顾及诸位初次接触,所以未曾言明。太田殿,等会可与在下一起观看练兵。”

  上杉宪义将计篇又讲了几遍,随后说道:“大家晚上闲暇时可以思考思考这计篇,日后我会询问大家的读后感。”

  “哈!”

  下方诸武士大吼一声,可见他们内心的激动,就是这计篇,就是他们只学了一点点,但是在这个知识匮乏的时代,也足以作为立家之本。

  在日本,知识基本都被京都那群落魄的公卿掌握着,也就那些家有余财的大名能够把孩子送去京都学习文化。

  除去家学,这就是那个时代能够学到知识的一个途径,剩下的就是去寺庙神社学习佛经和请神咒语了,除此之外,别无他途,只能安安心心的做个文盲。

  ……

  上杉宪义随即带着一众武士离开,他将这些武士分配到各个小方阵里,然后命令他们接受和足轻一样的队列训练。

  按照练兵实纪之说,首先确定各级军官,按照上杉宪义实际情况,一百多人的方阵内确定足轻大将,足轻组头,奉公众,普通足轻。

  奉公众在队伍充当比组头还低一级的小队长,大概统领十个人左右。

  足轻组头统领人数在三十余人,足轻大将统领一百多人。当然也有势力大的大名,足轻大将统领五百多

  请收藏:https://m.yk22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