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千三百四十八章 而今而后,庶几无愧!_武侠开端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

  一个囚徒的力量,能有多大?

  文天祥每活一天,他的风骨就刺痛着无数的宋人,激励着无数的反抗者!

  在当时各地的反元势力中,几乎每个人,都在高举“文丞相”的大旗,以此获得大义名分。

  在起事时喊出的各路口号中,有扬言“救出文丞相”的;也有匿名书信中,言“某日率兵马为乱,可保丞相无忧”的,那个囚室中的不屈文士,以实际行动,让这个世界知道什么叫“文人风骨”!

  这样的文天祥,支援了天下的反元势力,身处囚室,影响却是时刻都在威胁着元朝朝庭。。

  这样的文天祥,刺痛了朝庭上每一个人的神经,文天祥活一天,他们的灵魂就要遭受一天的拷打!

  满朝大臣,纷纷建言忽必烈,请杀文天祥!

  一个人活着,让整个朝庭都想杀他,在林牧看来,此时的文天祥,已经超越了孔孟,堪称是史上最有人格魅力的精神力量了!

  “精神力量”后面,或许后面需要加个“之一”,但林牧想了几次,也不知道谁的精神魅力,能超过文天祥……

  ……

  劝降多少次了?

  在历史上,劝降的记载数不胜数,

  有作秀一般解个捆绳,就感动得跪地愿降的;有给其披上件披风,就纳头便拜的。

  也有硬骨头,怎么都不愿降,招降人也懒得再招降,直接杀了了事。

  但对于文天祥这样的“第三圣人”,忽必烈几乎是宁愿承担各种后果,也不想杀这样的“圣人”,哪怕是到了现在,手无缚鸡之力的文天祥,已经成为蒙元最大的祸患时,他依旧不想杀!

  “你以对待宋朝的忠心对待我,我让你做宰相!”

  这是忽必烈的承诺,可以想象的到,这个“宰相”,与先前那些降臣的宰相,完全不在一个数量级。

  面对劝降,文天祥曾经冷言讽刺,曾经痛苦悲伤、曾经绝望欲死,但在这最后忽必烈的招降下,他的情绪,似乎出人意料地平静:“文天祥既受宋恩,忝为宰相,如何能再事新主,唯愿一死!”

  忠贞之士,莫过于此!

  即使是灭国无数,自视极高的元朝开国皇帝忽必烈,在这样的文天祥面前,依旧是平待相待:“好男子,惜不为我用!”

  公元1283年,一月九日,文天祥在刑场上,向百姓问明了方向,面南而拜。

  随即,他索取纸笔,写下诗歌:

  “昔年单舸走淮扬,万里逃生辅宋皇。

  天地不容兴社稷,邦家无主失忠良。

  神归嵩岳风云变,气入烟岚草木荒。

  南望九原何处是,关河暗淡路茫茫。”

  随后,从容就义,死亡在他的眼里,仿佛回到家乡一样的喜悦、轻松。

  ……

  林牧一直不明白,为什么那些刑场之上的犯人,会被允许其写诗,并且留传下来。

  这样的疑惑,在文天祥写在自己衣带上的遗诗面前,获得了答案。

  在其夫人欧阳氏为其收尸时,在文天祥的衣带上,发现了一首诗句。

  “孔曰成仁,孟曰取义,唯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

  而今而后,

  庶几无愧!

  请收藏:https://m.yk22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