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十三章 电影节?(第三更)_我的梦幻年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屏幕,也就是智能手机上,互动有了进一步的发挥空间,奈飞有《黑镜》等互动剧,腾讯也做了《最后的搬山道人》…

  当然啦,电影不会消失!

  随着观众审美的提高,大众对于文化的需求慢慢强烈。

  艺术电影应该会出现新的高峰!

  至于120帧…

  意义不大!

  电影在这种超高清里失去了本质和定义,原来和电影有关的词汇,比如梦幻,颠倒,燃烧,神秘,灿烂,忧伤,矛盾,等等,全部被数字夺走了魂魄。

  所谓的“沉浸式数字体验”,跟高清电视有什么区别呢?

  ……

  沈梦溪答应了会出席交流会,陈栋离开。

  执行制片又跑了过来:“导演…”

  “怎么了?”

  “有人找!”

  “谁呀?”

  “贾章柯还有马可·穆勒…”

  “谁?”

  沈梦溪怀疑自己听错了…

  老贾还有马可·穆勒?

  他跟这俩人完全不挨着!

  马可·穆勒是2011年之前的威尼斯国际电影节的主席…

  沈梦溪压根没参加过威尼斯,虽然跟老马认识,但一点私交也没有…

  贾章柯更不用说了,沈梦溪当年可没少喷第六代!

  “好修是因为平遥国际电影节,他们想让咱们的电影开幕!”

  “…啊?”

  沈梦溪有点犹豫…

  《看不见的客人》立项的时候,沈梦溪给吉尔斯·雅各布发了邮件,说自己有一部电影,准备用罗生门结构叙事,后者很感兴趣,直接预定了主竞赛单元门票——沈梦溪是戛纳嫡系啊,就连《唐人街探案》这种纯商业片,戛纳展映,主办方也用了最高礼仪,卢米埃尔大厅放映!

  而且,明年是戛纳七十周年…

  阿谋有《痛苦与荣耀》,沈梦溪则有《看不见的客人》…

  多好!

  现在,平遥影展来抢片子…

  沈梦溪不是很想答应。

  “你去跟他们说一下,就说我已经答应雅各布会把电影带去戛纳…”

  “…那好吧,”执行制片犹豫一下:“导演,要不然您亲自去跟他们说?”

  “…行!”

  ……

  老贾想做电影节,而且不只是小众的电影节…

  其实平遥国际电影节,从它诞生就带有独特的气质,这种气质来源于贾章柯、来源于平遥古城的地标、或许也来源于艺术总监马克·穆勒的策展安排。

  独立、文艺、小众电影…

  就是它的符号!

  但是老贾想做大,不想小众!

  怎么做大?

  最快速的方法就是让沈梦溪也加入…

  有沈梦溪的地方,就由大众关注!

  你说,为什么不找流量?

  邀请杨小蜜之类的担任形象大使或者宣传大使…

  那还叫电影节吗?

  不如叫金鹰奖!

  “贾导演…”

  “马可·穆勒先生!”

  沈梦溪很热情走了出来…

  “沈导演…”

  三人直接用中文交流——马可·穆勒一嘴流利的中文。

  其实威尼斯电影节定位挺恶心的,新任主席阿尔贝托·巴贝拉亲口说的:电影节是为制片人提供可能性的。

  我们有充分的自由欣赏来自世界各地的电影,其中也包括那些有着严格审查机制、不允许作品自由流通和被观看的国度。

  什么意思呢?

  就是鼓励第三世界国家的导演拍一些禁片!

  所以,这几年,中国电影不怎么参加威尼斯了…

  “我已经答应雅各布会把电影带去戛纳…所以…”

  沈梦溪耸了耸肩…

  请收藏:https://m.yk22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