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0章 怼回去_四合院:日子越过越红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谢谢哥哥。”

  王莹莹高兴地拿了过来,眼睛弯弯,笑成了月牙。

  “吃过饭再吃啊。”

  王建业嘱咐了句。

  “知道了。”王莹莹答应完后,将把白糖奶糖放到兜里。

  王建业望着她活泼可爱的身影,发自内心的高兴。

  真心希望,她能够一直开心快乐下去。

  可是再过三年多一点的时间,社会上就要刮起一阵大风。

  城里的青年,除了已经在上中专或者大学的,和已经找到工作的,其他人都得下乡上山,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

  一户人家里,若有多个青年都没有工作的话,只能留下一个,其余都要下乡。

  若其中一个没有工作,其他人都有工作,那么这个没工作的,就得下乡去。

  若都有工作,那就不用下乡了。

  若家里只有一个孩子,并且没有工作,那么也不用下乡。

  王莹莹再过六年的时间,正巧赶上这阵风。

  下乡活动刚开始的时候,要求年龄是成年,然后随着发展,就是17岁、16岁,年龄最低就是16岁,不会有更小的孩子被安排下乡。

  她在那时如果没有正经工作,就会被安排下乡,没有特殊情况,不能返回城里。

  至于王莉,王建业不担心。

  因为她不出意外的话,明年就能考上中专,然后在大风起的时候,毕业分配。

  可王莹莹也没有这么好的运气了,如果没有工作,到时候就只能下乡了。

  下乡的条件,远不如城里。

  吃不好、睡不好、过不好。

  若下乡的人是他自己,或许他还可以接受。

  但换成自己那活泼可爱的妹妹,王建业实在不忍心。

  让她受苦受罪。

  具体怎么做,王建业现在还没有思路。

  不过幸好,还有时间准备。

  在这期间,一定要想办法把这事儿解决了。

  王建业床铺规整规整,洗脸的时候,弄到地上的水,用门后面的墩布擦了。

  忙完,王建业来到了隔壁屋。

  王莉和王莹莹,各人拿着各人的课本,坐在灯底下,轻声的读着背着。

  李兰忙着做早饭。

  这个时代的农村家庭,除了壮劳力之外,早上一般是不吃饭的。

  因为家里人口多,粮食不够吃,得省着点儿。

  就算在城里,能一天吃上三顿的,也不多见。

  王建业的家境一般,

  但由于李兰做的是焊工,王建业要骑车下乡采购,干的都是体力活,

  所以早上不吃点儿东西垫吧垫吧,到了中午就得饿昏了头。

  如果是周一到周六,李兰就熥一下昨天晚上多做出来的窝窝头,若还有剩菜,那也跟着熥一下。

  而如果是周天,不上班。

  搁平时李兰就简单做点儿棒子面粥,毕竟不干什么体力活,

  稍微吃点儿粥,垫垫肚子就行。

  不过今天李兰还挑了一颗鸭蛋出来,洗干净了跟粥一起煮。

  棒子面粥煮好了,鸭蛋也就煮熟了。

  王建业没有打扰王莉姐妹俩读书,

  想要给李兰打下手帮忙做早饭,

  李兰让把屋墙外面堆着的煤球,搬家里来一些。

  家里的不多了。

  这事儿李兰昨天早上吃饭的时候,就吩咐过他,只是他给忘了。

  现在想起了,王建业赶紧去办。

  煤球就堆在屋外的墙边,很近。

  王建业拿来碳铲,一个个的往屋里运。

  没多大会儿工夫,王建业就运进来了三十多块。

  “把炉子点上。”

  李兰忙着做窝窝头,对王建业吩咐道。

  “注意煤孔对齐啊,不然就烧不旺。”

  煤孔指的是煤球上挤压出来的孔洞,对齐指的是上下两个煤球之间,孔洞要对齐。

  这样火苗能从最底下,烧到最上面。

  烧的就会更旺一些。

  王建业照着李兰的吩咐来做。

  熟练地将炉子点燃后,捡起一边的火钩子,捅了捅炉膛。

  然后关上炉膛的门。

  此时能够听到,门后面呼呼的烧火声。

  请收藏:https://m.yk22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