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百五十四章 莫桑比克管道_全球战争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莫桑比克海峡。

  很少有人知道,在这条连接着马达加斯加与非洲的海峡正下方一千二百米深度的海水中,存在着一条绝密的海中管道。

  这条海中管道长度骇人的达到了五百一十公里,且构型笔直,没有一度的偏差,就像是沿着尺子画了一道笔直的横线,似乎奉行着两点之间直线最短的公理。又如同一柄锋利的箭矢,精确的钉在非洲与马达加斯加之间。

  它以铝蜂窝穿孔吸音板和支撑钢架形成基本的骨架,再由潜艇级的抗压金属材料构成一个密闭坚固的海中管道,内部则是被抽成真空状态的空间,四壁均安装着电磁加速轨道。

  在这条特殊的海底隧道的正上方,足有数千米高度海水雄浑磅礴的互相交织在一起,汐动而来,又奔涌而去,全封闭的金属构型和几千万吨的海水挡住了一切电磁信号的泄露,使得这条笔直的插在非洲大陆与莫桑比克火山岩中的管道,隐秘无比。

  无论是卫星还是侦察机,都几乎不可能发现如此深邃工程位置。

  管道中,一列10型电磁加速列车以350k/h的速度正从隧道之中呼啸而过,速度之快,竟让它风驰电掣的化作了一道幻影,只有高频摄影机才能有效的监控到它的详细运动姿态。

  这列由青岛四方公司制造的列车内部正运载着上千名紧急撤离的各国代表和工作人员,它将以如此的高速在真空管道中一路开到莫桑比克共和国,然后一路上升至地下隧道之中,经过一级减速之后再开往坦桑尼亚的战略防空工程。

  事实上,负责新联合国总部的最后撤离工作的原本是一艘经过改装的美国海军俄亥俄级战略核潜艇。

  但考虑到当地需要撤离的相关工作人员数量众多,每天光是消耗的食物就已严重超标,核潜艇的动力虽然可以无限制航行下去,其内部储备的物资却是极为有限的。而如果放弃海下潜伏,上浮停靠至非洲的沿岸港口进行补给,或者展开人口疏散,则很容易暴露,会引起一系列不必要的麻烦。

  于是,经过权衡之后,最终决定的撤离手段变更为海下高速列车。

  四台核动力的高速重型盾构机一路从马达加斯加开挖,一路从莫桑比克开挖,二者对冲着在八百米深邃的地底下垂直挖了整整五个月,终于勉强构建起两个地下基站。

  随后再铺设电磁加速真空管道、搭建支撑结构、进行密封装置、完成潜水式电供应系统等等一系列的任务,每一样都消耗了天文数字的资源和预算,成本高的吓死人。

  于是乎,很多人质疑这完全是一个吃力不讨好的工程。

  有人认为,与其修筑这种宏伟的工程,还不如把联合国总部迁回到纽约,等到战时再紧急撤离,或者干脆远程视频开会,节省下来的工程产能完全可

  请收藏:https://m.yk22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