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46章:开办学校_贞观医仙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封了一大堆。

  而且李渊封官,不看其能力,而是在于自己是否看对方顺眼。

  李世民上台之后,第一头等大事就是削官,登基头三年,李世民不知道罢免了多少官员,这才让臃肿的大唐政治体系,得到了瘦身。

  其实现在对皇室做的事情,也和削减冗官一样,都是是为了瘦身。

  另一头,李轩这里,有了之前长孙皇后支援的十万贯,加上后来六万贯的订单钱,总计十六万贯的财富,让李轩有了充足的底气和实力去扩大自己的棉花种植基地。

  现在,朝廷又觉得与李轩合作,订购总价值约百万贯的棉制品,可以说是再次给李轩续了一口血。

  虽然这价值百万贯的棉制品,不是一次性的,而是分多次订购的,但却能保证李轩手里一直有充足的现金流。

  开春之后,李轩一边大力招募流民给自己干活的而同时,又花钱干了一件事。

  那就是创办了一所学校。

  随着手底下工人逐渐增加,孩子的数量当然也会跟着增加。

  李轩当然不会蠢到让这些孩子和父母一样,去种棉花。

  这些可都是以后大唐的未来,可不能这么糟蹋了。

  如今的大唐教育体系,已经进入到了一个死胡同中了。

  所有人读书就是为了一个目的,那就是当官,加官进爵。

  因为读书有了目的性,就会产生一种现象,那就是自认为自己无法当官的话,就不会去读书。

  这样一来就会形成一种非常极端的两极分化现象,那就是凡是读书的人,一个个的都是学富五车的大才子,但凡是不读书的人,连一个字他都不认识。

  但如今大唐,想要读书,并不是说你有天赋有毅力就行的,还需要耗费大量的金钱,所以,读书,基本上都是有钱人才能去触及的,普通的贫苦人家,一辈子也别想去读书,毕竟生存要比读书重要的多。

  加上世家有意的控制书籍的传播,所以,普通百姓想要读书,更是难上加难。

  作为21世纪的穿越人士,李轩清楚的知道,人才储备建设,是一个国家走向强大的必经之路。

  而想要扩大自己的人才储备,不能只是像现在这般,去单独的培养读书人,这样是不对的。

  一个国家想要拥有大量的人才,首先要做的就是减少文盲的数量。

  你从一百万文盲的人口中培养出人才容易,还是从一百万非文盲的人口中培养人才容易?

  答桉是显而易见的。

  首先解决掉文盲,然后在教育的过程中,发掘人才,从而因材施教,这样才会更快更科学的增加国家的人才储备。

  李轩现在就是要建立属于自己的学校,然后让自己工人的孩子有书读,不求以后能加官进爵,至少不能当个文盲。

  只要不是文盲,就拥有了一定的自学能力,有了自学能力,国家的各项科技水平

  请收藏:https://m.yk22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