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551章 怎么办呢?_一开始,我只想搞钱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551章怎么办呢?

  现在回顾一下香港电影衰落历史,依然觉得挺了不起的!

  香港电影主要靠明星,很多方面存在不足,或者说并没发育成成熟完整的工业链,居然有段时间能跟好莱坞打的有来有回…

  对手可是九十年代的好莱坞。

  看看90年代好莱坞那帮妖孽们,弄出来的片子吧。

  《外星人ET》、《侏罗纪公园》、《终结者》…

  一个简单的例子:我一直认为科幻商业大片的标杆之一《世界末日/绝世天劫》豆瓣只有7.8分;几乎完美的动作商业大片,《勇闯夺命岛》只有8.6分…

  那个年代的好莱坞,不是只有钱的好莱坞,而是要技术有技术,要创意有创意,要理想有理想,要演技有演技,要奇迹有奇迹的好莱坞!

  远不是现在这个只有钱的,然后靠一堆烂片来维持场面的好莱坞能比的!

  有个观点:冷战后是理想主义被压抑几十年后由自由主义变现的爆发期,各行各业都涌现出无数璀璨成就!

  可惜香港没有赶上…

  然后,1998年到2000,整整三年也没有任何电影港片能闯进香港影史前十。

  这一方面可能是1997年香港爆发金融危机,另一方面香港电影的信心与士气也在低落。

  期间最惨的莫过于1999年,曾经亚洲电影中心地之一,在香港本地,连日苯电影《午夜凶铃》都打不过了,简直让人不敢相信…

  还是要敬佩一下香港电影人,在一片风雨面前,香港电影人弄出了《少林足球》《功夫》《无间道》等高质量影片,发起了香港电影人对香港电影工业未来的赌命冲击。

  其实,香港也不是没有奋起的心,奈何本土人都不看好。

  徐可整了一部3D灵异动画电影《小倩》,还请了吉卜力的制作团队来挑大梁。结果因为预算实在不足,3D动画效果差强人意口碑不算特别好…

  结果吉卜力在《小倩》上找到灵感了回头就做了《千与千寻》…

  这踏马找谁说理去?

  电影工业说白了就是不在乎谁演,每个人都是螺丝钉,流水线生产电影,这种模式有好有坏,看多了也就吐了…

  按照是沈旭东的总结:香港电影还是吃人才红利,人才没了电影也就没了!

  ……

  当他把自己的总结告诉钟丽芳的时候,后者不是很赞同:“《新世界》的导演游达志也不算什么人才啊,他之前名声不显的…”

  “所以,重要的是制作…”

  钟丽芳摇头:“我觉得还是因为宣传…《新世界》,我们在香港本埠斥资200万港币宣传…”

  “才200万?”

  “香港总共才多大?”

  沈旭东琢磨了一下,点头:“确实不大,估计买个无线台的广告就差不多了…”

  一旁的梁凤英插话:“主要还是电影好,媒体跟踪报道…

  请收藏:https://m.yk22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