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七百六十一章 赎身(一更)_带着工业革命系统回明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女子本来就难逃以色事人,我念着她遭遇与我颇为相似,我又有些许不义之财,便想要将她赎出,一同到京城去,改名换姓。”柳如是说起自己的想法,不免有些难以启齿。

  “不知道赎身之费要多少?”楚云还是第一次遇到替人赎身这样的事情,惊讶之余不由好奇。

  “二百两白银。”柳如是说道。

  二百两白银!楚云知道二百两白银意味着什么。在明朝一个七品知县基本俸禄不过45两白银,小康之家一年20两白银已经过的不错。而二百两白银绝对不是想拿就能够拿出来的,以前楚云看的电视剧里面动不动赎身就要几万两白银简直就是扯淡。二百两白银已经是一个很夸张的数字。楚云记得在自己学过的课文《杜十娘怒沉百宝箱》里面,李甲为杜十娘赎身花了300两白银而已。

  “柳姑娘有心了。”楚云不由钦佩,估计取出200两白银已然是柳如是的极限,只是为了救一个和自己命运相似的人脱离苦海。

  茶园特设戏台,上面有优伶在唱曲。唐诗宋词元散曲,这上面唱的自然是元曲。

  “是《西厢记》。”楚云听过不少戏曲,看见上面的优伶,再听到戏词,便认出了剧名。

  “我最近有读《西厢记》,是讲一个叫做张生的读书人,在侍女红娘的帮助下,经过很多阻碍,最后与相国小姐崔莺莺有情人终成眷属的故事。”艾拉说道。

  “聪明。”楚云夸奖道。

  “永老无别离,万古常完聚,愿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西厢记》中这一句话只是读书人一厢情愿罢了。一个个自诩风流,却多是负心汉。”柳如是说道。

  “柳姑娘为何如此偏激?”艾拉不解地问道。

  “姐姐可能有所不知,这《西厢记》是元人王实甫改自唐人元稹传奇小说《莺莺传》。在《莺莺传》中,崔莺莺却是被张生抛弃,张生将崔莺莺给他的书信给他的友人传阅,甚至将那床笫之事都描述给友人听,因自己没本事考上功名,便骂崔莺莺为‘尤物’,有如妲己、褒姒之祸害。元稹却在文中极力为张生辩护,多半这个张生便是他本人。而元稹还写过‘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这样诗词,岂不是荒唐?”柳如是说道。

  艾拉听后觉得有些不可思议,看向楚云。

  楚云点了点头:“原文《莺莺传》确实是这般,至于元稹之事,我不便议论。”

  “我的天啊,这和《西厢记》完全不一样!”艾拉的世界观有些崩坏,《西厢记》和《莺莺传》的出入太大了。

  “傻瓜,《莺莺传》和《西厢记》本就不是一回事。《莺莺传》经过几百年的修改,特别是金代董解元的《西厢记诸宫调》改了结局,张生和崔莺莺最后私奔。王实甫基于董解元的《西厢记》,才有了你看到的《西厢记》。董解元、王实甫等戏曲家在改变《莺莺传》的时候,实际上取了个巧。”楚云说道。

  “什么巧?”艾拉好奇地问道。

  请收藏:https://m.yk22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