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五百七十一 保密法令_贞观攻略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紧渗透高句丽和新罗等国,同时也派遣相当人员严密监视倭国使者,若有必要,则派遣探子东渡倭国,混入倭国。

  李二陛下更关注的是高句丽,而不是倭国,说实在的,凭如今大唐的国力。一个小小的倭国真的不在话下。三下五除二就收拾掉了,但是高句丽,不隐瞒的说,他是具备和大唐争夺东亚霸权的潜在实力的大国!此事的高句丽绝对不是现代的朝鲜和韩国。而是一个三次打败中原霸主隋王朝的大国!

  隋王朝大举东征高句丽。虽然狠狠的削弱了高句丽的实力。但是付出的代价却是国朝覆灭,天下大乱,高句丽获得了喘息之机。等到大唐立国,高句丽又被经营的和铁桶一样难以应对,前隋付出的大量人员伤亡就等于是打了水漂,而且有了抗击前隋入侵的经验,一些必经之地被修筑的相当雄壮,攻打起来难度数倍于前隋。

  高句丽此时虽然不敢大举进攻大唐,东突厥之役和灵州之役以后,大唐军队的强悍与暴虐深深刺激了高句丽,使之对大唐甚为忌惮,恐惧之心甚至超过前隋,所以主打防御策略,更将国土经营成了钢铁防线,高句丽打不过来,无法和屯驻在幽州的大唐重军对抗,同样的,屯驻幽州营建北平城的大唐驻军也无力进攻高句丽。

  进取不足,自保有余,吸收了汉文化营养的高句丽,在政权的成熟程度和文化的先进程度上,并不输于大唐,所以另一个时空中李二陛下三次征伐高句丽也都未能得手,一直到高宗时代才终于完成了这个使命,这可以说是一生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李二陛下一个永远的痛。

  所以,在大唐国内渐渐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之后,高句丽是最为担忧的,遣使节考察追寻enti的来源,却根本找不到源头,好不容易从内部打探到了一些关于始作俑者苏宁的消息,却又在最关键的时刻被李二陛下下达了保密法令,今后一切有关国计民生的关键技术与军工技术将不允外族学习,当然,若想学习儒家经典,明白礼义廉耻,这还是可以的,孔颖达先生双手赞成。

  他们自然不zhidao是什么原因使得向来慷慨大方的大唐居然做出了这样的决策,先是终止了公主外嫁,让外族失去了成为暴发户的机会,而后又颁布保密法令,不允许外族正大光明的学习类似于农业技术和工业技术的重要技术,只能学习仁义礼智信……这些东西说白了有什么用?!没有强大的国家这些东西就是废的!

  高句丽心急如焚,倭国也不好受,前隋时代就数次派遣遣隋使来中原学习科学技术和政治,学有所成之后有意按照大唐的模式改造倭国,使得倭国变得更加强大,这回正要来学习先进的冶铁技术和农业技术的时候,遣唐使准备

  请收藏:https://m.yk22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