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920章 突袭(五)_辛亥大英雄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国东南发达地区都比不上,所以至今无法准确定位。拖得越久肯定越不利,日本没有雷达但有耳朵,机群的噪音在夜晚可以传播很远。所以为最后定位。海军会用潜艇向天空发射灯光信号。

  但到此时还没见到信号,他有些焦急,如果二十分钟内无法见到信号,他就不得不主动降低高度。采用深入陆地目视搜索的方式,但这样一来肯定会在进攻前被发现。“让战斗机散开,准备下降等等,队长。看那边。”就在他准备采用备用方案时,副驾驶猛地手指左侧大喊起来。顺着手指。海面上出现了三盏成一字排列的红色灯光,忽闪忽闪不断发送莫尔斯码。导航员立即拿笔记录下密码,核对确认无误道:“是我们的潜艇,目标就在东北147公里。”

  “检查炸弹。滚雷一号呼叫,目标方向东北147公里,二号、三号跟着我下降至2500米高度,成一路纵队准备投弹。第一骑兵小队负责引导,下降至1000米高度,发现目标后投放照明弹,其余小队注意四周空域保护轰炸。”因为不知道日本的无线电技术达到什么程度,所以为避免被发现,一路上滚雷中队都保持着无电线静默。

  下令后,两架天权率先下降至一千米,同时三架海轰七也降至2500米高度,机枪手开始进入战位,投弹手和导航员钻入弹仓,检查刚刚出厂的“滚雷无电线引导炸弹”。这种炸弹和德国的弗里茨x原理一样,但外形不同。全重一点六吨、装药两百公斤tnt、头部尖锐、橄榄状弹体更细长、没有环状尾翼。四片尾翼曾十字星状,且比较宽厚,尾翼末端有四组红色灯泡。炸弹投出后,控制员能通过尾翼的红光来判断轨迹,并用无线电控制方向舵,实现较高命中率。当然,要想用好“滚雷”,必须使用专用瞄准具并进行长时间训练。

  轰七模板来自b24,算不上纯正的战略轰炸机,相比原型,机身更宽更扁,弹仓也更大,可携带十吨级的超级炸弹。为人诟病的弹仓卷帘门也被改为传统向外打开的硬质舱门。但不得不说,轰七的机体结构强度和耐揍能力还是不如b-17,这不是技术和制造的原因,而是上单翼飞机本身的缺陷,不如下单翼飞机强度高。不过对付日本还是可以的,因为日本战斗机普遍装备的是毫米机枪,虽然射速快,但威力实在是不怎么样。

  和往常不同,周志开并没采用俯冲急速下降的战术,而是缓慢盘旋逐渐降低高度。这是因为“滚雷炸弹”和传统炸弹不同,无需低空投弹。如果不是夜晚,甚至可以从六千米以上高度投弹。

  一百多公里飞机来说也不过几分钟,等周志开下降到2500米空域,佐世保港终于出现在眼前。

  和岳鹏说的一

  请收藏:https://m.yk22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