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百九十九章 看谁笑到最后_538_材料帝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观,秦海才是那个笑到最后的人。能够用这样一纸意向书换到日方提供的卖方信贷,进而获得5oo万吨进口钢材,这对于大秦集团来说。是一笔稳赚不赔的生意,其中的利润高得惊人。秦海怎能不开心?

  由于孙振江、皮茨顿等人暗中策划的炒作,中国国内市场上的钢材价格已经攀升到了近3ooo元每吨的水平,按当前汇率计算,相当于5oo多美元的样子。而日本市场上的钢材价格不到35o美元,即使加上运费等支出,每吨钢材与国内市场也有1oo多美元的差价。5oo万吨就意味着有5亿美元的利润空间。

  秦海把这些钢材进口进来,逼孙振江等投机商人吃下,既解了国家计委那边的困境,又给自己赚到了利润,这么好的事情。何乐而不为?

  至于说向春山公司承诺1o年的稀土供应,这原本就是大秦集团想做的事情。稀土再珍贵,也不可能完全捂在手上不卖出去,国际市场讲究的是互惠互利,把持着自己的资源不向国际市场提供,是容易招来非议的。

  在价格方面,每公斤25o美元的氧化镝价格,其实已经达到顶峰了,秦海压根也没打算继续涨价。孙玉智领导的科研小组在新型稀土永磁材料的研究上已经取得了突破,春山公司视若珍宝的镝铽铁合金很快就会成为过时技术,届时氧化镝和氧化铽的需求量将会直线下降,价格也将随之暴跌。秦海现在答应春山公司的那些条件,到时候就将成为一些毫无价值的条款。

  有关这些细节,秦海并没有对苏亚波明说,他只是告sù苏亚波要和他积极配合,唱一出双簧给日本人看。苏亚波这样做了,心里也知道这其中必有奥妙,至于秦海是如何算计日本人的,苏亚波就弄不明白了。当然,他也非常聪明地不去过问此事,领导不想让你知道的事情,你即使知道了都得装傻。

  在互联网尚未普及的年代里,信息的传播是非常缓慢的,传播范围也极其有限。大秦集团与春山公司之间关于稀土换钢材的交易,由于秦海的刻意隐瞒,在国内完全没有引起关注。在国家计委,只有王鸿生和很少的几位高层领导知道此事,而他们也非常谨慎地保守着这个秘密,在各种与钢材市场相关的会议上,所有的领导都闭口不提大秦集团的事情,相反,还一个个露出一副忧虑的嘴脸,似乎钢材问题已经快要支撑不住了。

  “各位,告sù大家一个好消息,据内线提供的消息,计委手里储备的钢材已经消耗掉了七成,余下的钢材属于国家的战略储备,轻yì是不敢投放到市场上来的。我们预计,计委最多还能拿出1oo万吨钢材来救市,等这1oo万吨钢材用完,市场上的价格就完全由我们说了算了。”

  

  请收藏:https://m.yk22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