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五百一十章 徐克重回嘉禾_重生之娱乐鬼才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王启年忙中抽闲约徐克来喝茶,倒不仅仅是为了增进一下彼此的感情。更明确的目的,是为了将徐克拉上小伙伴的战车。

  小伙伴是非常需要像徐克这种高水平的导演!

  导演是可以培养的,但像徐克这样优秀的导演,目前,培养起来很难。至少,培养的成本和周期,恐怕不是短短几年就能见到效果。

  而一部电影质量好坏,虽然是团队集体的功劳,但驾驭和指挥团队的导演,在其中起到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

  一个水平非常高的导演,即使发挥失常,拍出来的电影,也比二三流的导演更靠谱。

  投资这种已经成名的导演,也许不可能收获百倍盈利的黑马。但获得几倍的正常收益率,以及大导演附带的造星能力也是附带的价值!

  一部大片即使亏了一点点钱,假设捧红了一些明星,而这些明星的经纪合约是投资方的,总体而言,这笔投资实际上是赚钱的。只不过,赚的是旗下明星知名度提升这种无形资产。

  “徐先生,我想要跟你的工作室,以及您本人,建立一个更长久更密切的合作关系!”王启年诚恳的说道,“您这样的导演,是我们中国电影圈的骄傲,可惜当年的华语电影市场规模太小了,限制了电影投资预算规模。将来,电影市场会越来越大,至少眼下还未到瓶颈的时候。所以,我希望联手像您这种导演,发中国电影的制作水平,提升到跟好莱坞平起平坐的程度!”

  “哦?”徐克闻言不置可否。

  一两部电影能达到好莱坞大片的水平,甚至,连好莱坞也佩服,这其实当年香港电影界就做到过。

  李小龙时代,以及后来的成龙、徐克等等一堆香港电影黄金年代的那批人,可以骄傲的说,那个黄金年代他们的作品,至今还是被好莱坞借鉴和抄袭。让世界电影的创作风格上,深深的打下了他们的烙印。

  但是,现如今香港电影早就衰败成为小众电影,每年产量最低的时候,甚至仅仅不到二十部电影。

  可以说,以前香港一个星期的电影产量,可能就被现在一年的电影产量还要多。虽然,当年的香港电影大多数都是粗制滥造的烂片,但即使那样,当时的巨大的产量,自然让从业者获得了海量的锻炼经验,以至于,海量的产出里面,几乎每年都会拿出一些令人眼睛一亮的精品。

  有些精品好到什么程度?即使是拿到现在,预算、设备和技术等等方面,都比当年超出太多了,却很难保证,拍的电影好看程度能跟当年那些精品相比。

  有的精品,五毛特效,但就是好看!

  现在的华语电影,采用了更多新技术。预算水准,大致上仅次于好莱坞。但很多电影在好看程度上,甚至还不如当年!

  原因何在呢?

  主要在于人才!

  当然的虽然

  请收藏:https://m.yk22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