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045章 丘雨晴秀厨艺_明末立志传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娘的厨艺真好,这甘薯饼两面煎得金黄,但不见一丝焦色。厉害,真是太厉害了。”

  丘雨晴扑闪着大眼睛看着张世恒道:“卖相好不如味道好,冠军侯尝尝先。”

  张世恒咬了一口甘薯饼。入口软糯香甜,一点点盐味冲淡了些许甜腻。

  心想味道不错,就是过于追求卖相火候差了点。

  要是再煎焦一些让红薯里面的糖分融化,在表面形成一层糖壳口感就更好了。

  张世恒咽下甘薯饼后笑道:“入口软糯,味道香甜,真是太好吃了。丘姑娘的厨艺,绝对够的上御厨级别。”

  丘雨晴闻言眼睛笑成了两道月牙。

  低声道:“我看邸报上说甘陕大旱,陛下拨内币三十万两赈济。如果能在受灾地区推广种植甘薯,应该能救不少黎民于水火。”

  张世恒诧异的看着丘雨晴,心想这般头脑聪慧而又心地善良的姑娘,可真不多见。

  “不知这甘薯产量如何,种植起来可有难度?”

  丘雨晴说道:“甘薯亩产在七石以上,且非常耐旱。

  不过其种植时间长,在我们贵州都要春种秋收才能丰收。

  北方春日寒秋霜早,三月种下因天冷恐无法出苗。

  过了四月再种,即便拖到上霜再收,因种植时间不够,想必产量也不会太高。”

  张世恒被丘雨晴这番条理清晰逻辑严谨的话惊住了。

  能把种甘薯这件事,分析的如此鞭辟入里,对于没接受过义务教育,没有半点科学素养的古人来说,可谓是万中无一。

  张世恒脱口而出道:丘姑娘可真是个天资聪慧的人啊!分析问题鞭辟入里,真令世恒佩服。”

  丘雨晴闻言瞬间想吟唱一曲小重山。欲将心事付瑶琴,弦断有谁听。

  她自幼就对未知世界充满了好奇。喜欢算学,格物,喜欢看《天工开物》,《梦溪笔谈》等百科类书籍。

  丘雨晴心想他要是我的知己,想必不会在意我的无理,他要不是我的知己,我对他无理又何妨。

  “张公子,你对日之盈缩,其消长以渐,无一日顿殊之理怎么看。”

  张世恒被丘雨晴问愣了。大脑飞速运转憋出一个回答道:“日之盈缩、月之圆缺、花开花谢、四季轮转,皆是因为我们所处的世界是个球体。”

  张世恒没敢说出地球围绕太阳旋转这个惊世骇俗的结论。但世界是个球也惊掉了众人的下巴。

  张世恒从一览众山小,站得高看得远,一直说道海上先看到帆再看到船。再座的都是聪明人,很快就接受了世界是个球的说法。

  丘雨晴第一问题得到满意的答案后,一发不可收拾。

  又问了为什么先看到闪电在听到雷声。为什么早上冷中午热等问题。

  张世恒绞尽脑汁回答了之后,丘雨晴接着问道:“如何测量光的速度与声音的速度。”

  张世恒也不怕在美女面前丢面子了,直言他也不会。

  岔开话题问道:“甘薯是什么时候传入大明的?”

  丘雨晴表情郑重道:“甘薯是福建秀才陈振龙引进大明的。

  他考取秀才后连试不第,为求生计下海跑商。

  但圣贤书毕竟没有白读,他经商到菲律宾马尼拉时,偶然吃到甘薯觉得味道不错,一问得知此物亩产可达七石后。便想将此物带回国内推广。

  但当地西班尼西亚统治者禁止甘薯外流,陈振龙巧妙的将薯芽藏在缆绳中带回大明。并在家乡免费推广给农人种植。

  从此之后,陈振龙放弃了收益丰厚的海商之路。带着儿子陈经纶,专心致力于甘薯的推广事业。

  土地贫乏的八闽之地,没有发生流民之乱,陈振龙父子居功至伟。

  读圣贤书所为何事。横渠先生的话深合我心。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事开太平。

  老百姓吃不上饭就要造反,陈振龙引进推广甘薯,就是为生民立命。是万事开太平之根基啊!”

  scriptapp2;/script

  (。

  请收藏:https://m.yk22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